早在202年刘备刚统一中原时,天下人口2800多万。后来207年征服扶桑三韩、靠兼并新增地区的人口,才恢复到3100多万。这部分增长出来的人口,三分之二是来自于新征服,只有三分之一是汉人自己生育多出来的。

但是又十年过去了,中间还兼并了漠南草原和东胡草原上的外逃汉人和投降的鲜卑乌桓,到217年的时候,大汉人口依然还只有3200多万。

十年里才绝对增长了100万人,就算考虑上对草原作战时的军民伤亡、生育减少,这个数字也是有点不正常的。

也就是说增长几乎都来源于新征服,自身生育增长几乎没有。

唯一的解释,就是因为“商贸提前发展,华夏大地提前进入了南北人口大流动环境”,导致的疾病流行人口死亡加速。

但这个代价,是任何国家从“安土重迁、封闭管理”的传统模式,向近代迁徙社会转移过程中,都必须付出的代价,所以也不能指责任何统治者。

另外,这个过程中,国家和民族也不是完全没得到好处。比如虽然十年人口没怎么涨,可人民的身体免疫力却是实打实提高了的。

十年前南方人的身体对北方病毒没什么抵抗力,一辈子也见不到几个北方来的人,也没机会被传染。

北方人也是同理,之前一遇到华南地区的“瘴疠之气”就直接热带病毒倒了,十年交流下来之后,北方人哪怕足不出户,多多少少也对瘴气有点免疫力了,绝对不会再出现演义里“五月渡泸”时的瘟疫惨状。

当然,凡事都有一个过程,以诸葛亮改善后的交通基建水平,十年时间还不至于让全体大汉子民都得到这方面的好处。目前只能做到“南北方各大主流枢纽都市周边的百姓,身体的综合免疫水平提升了一级”。

比如南方的成都、襄阳、武昌、金陵,北方除了东西两京,还有邺城、蓟城,这八大都市的市民,基本上做到了南北流行病都多少有点抗元,都遇到过了。

而广大农村地区的封闭自然经济圈子里,绝大多数人口依然没有遇到千里之外疾病的机会。

在“南北病毒免疫交流”的自然过程中,大汉的卫生系统建设和医学发展,也得到了相当的进步,既有理论总结上的,也有实践经验上的。

名医出身的张机,也做到了李素为他新设的一个部的尚书职位,让大汉中枢朝廷的部数突破了十个部,新设的这个就专门管医疗卫生公共健康。

这一切,都是在逐步打好国家和民族的健康基础,等大部分国民消化了更广大疆土上遇到的新病毒、都建立起群体免疫,才能进一步往外扩张地理发现。

(别笑,古代,一直到大航海时代,都是这么缓慢建立群体免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