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现在比曹操死的时候、又拖了整整十年了。十年里励精图治,搞了那么多整合全国的建设,把公孙度、高干这些袁曹余孽也彻底灭了。

还平了公孙度背后的三韩、扶桑,灭了高干背后的鲜卑、乌桓。这个武功也算是把高祖、武帝、光武时的巅峰都做到了,这总该改革年号、表示一下朝廷从此转入垂拱而治的文治、富民阶段吧?

对于刘备的这个心思,猜得最透的当然是法正,其次是鲁肃。所以法正第一个跳出来,鼓吹确实该改年号了。

上元节朝贺之日,法正如是奏议:“陛下文治武功,俱超古人。章武之号,是为了向天下彰显陛下武功,却难免让后人忽视文治。

如今鲜卑可汗授首,改一个也恰是时机,好让臣民领略将来新政气象,提振人心士气。”

刘备对法正的拍马屁很是受用,再问丞相李素。

李素想了想,反对道:“陛下,改元以明德,此法起于武帝,至今三百余年,以至天下已经习惯,也不曾深想其中内涵。光武中兴时,也就沿用了。

但究其本源,武帝行‘一世多元’的年号之法,乃是因为尊崇董仲舒‘天人感应’之说,觉得天数有变、神器更易,人君便该改个年号,以顺应天命。如今我朝已经罢黜董仲舒邪说,所以这个旧制,实在值得商榷。”

第059章 黄金五年

刘备听了李素的阐述,一时间觉得似乎颇有代理,给他指出了一条他从未想过的道路,不由陷入沉吟。

李素便继续侃侃而谈、详细阐述:“陛下,武帝之前,自秦始皇至孝景皇帝,都无年号。秦始皇纪年至三十六,自其为秦王时便算起,并不以称帝为限。高祖践祚之前,太史公本纪年事,也以‘汉元年’至‘汉七年’纪录。

陛下如今已罢黜‘天人感应’邪说,改尊《殿兴有福》,则天象灾变,与人君德行已无联系。不如就此废除频繁改年号之法,也算得上是正本清源。

何况,陛下乃孝景皇帝玄孙、中山靖王之后,中山靖王初为武帝之兄,陛下既不出于武帝一脉,又不用如光武、明帝一般忌惮‘天人感应’,直接改回高祖至孝景皇帝旧制,有何不可?”

刘备听得一愣一愣的,随后觉得还挺有道理。

年号又不是自古有之,是跟随着汉武帝使用儒术、天人感应才有的。

现在天人感应都没了,不再改也很对啊!这样还能顺带破除很多神鬼迷信、压缩妖言惑众搞祥瑞图谶的生存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