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汉明帝汉章帝结束之后,东汉才算是在这个问题上彻底放弃了挣扎,孔子也是到了那个时候,才总算成为官方意识形态下的“儒家第一梯队圣人”,可以跟周公并列。

这一点的演进上,东西方世界倒是惊人地相似:各种意识形态被追圣的创始人,都没有留下继承世俗政权的男姓后裔,或者干脆就是生前世俗权力斗争的失败殉死者。

这其实不是巧合,而是正因为你没有继承世俗政权的儿子,后来的野心家们才放心大胆利用你。你要是有子孙一直在做国王、皇帝,将来有机会振臂一呼,那别人拥你为圣不就成了为人作嫁了么?

所以,西方历史上未必没有更多创出自己教派的人,只是其他的创始人没有断子绝孙,所以跟进的人不多。

就好比元宇宙如果没有区块链技术来保证“创始人也没有保留管理员权限,系统上线后创始人自己也没法开挂,因为账本都是分布式去中心化存储的”,那谁还来你这个生态系统里添砖加瓦?

玩家不怕他努力投入了很多后,管理员直接把成果拿去回档删改?(当然我不推崇元宇宙,更讨厌比特币,这里只是一个技术讨论举例)

断子绝孙的哲学意义,跟“用区块链自废中心化管理权限取信于人”,是一样的。

相比之下,华夏这儿后来非要封个“衍生公”,实在是有些不伦不类。

对于这个问题,李素一贯坚持的是学术的归学术,世俗权利归世俗权利。哪怕他本人这辈子圣了,也封了公爵,但他留给子孙继承的,就只是公爵爵位,他那些儿子们不配以“圣人后裔”自居。

他们只是会稽郡公、丞相李素的子孙,不是什么圣人子孙!

……

刘备听了李素的分析后,也是有些晕乎的,不过他好歹抓住了一些线索,思索一会儿,便请李素给出具体的解决方案。

李素这才伸出几根手指头,一一盘点:

“对于这些问题,臣有几点建议。首先,以后凡是封圣,都必须盖棺论定,王莽之所以为乱,便是因为生前被人谀词如潮。

光武帝与明章等帝畏惧王莽之祸的教训,把有实际行政功劳的新圣之路一概堵死、改为唯独尊奉孔子这类实政失败者,最终收获了矫枉过正的教训。

未来,大汉要允许实政上有大功的人封圣,但一定要死后再封,任何在生前吹捧圣行的,都要作为谄谀幸进小人处置——这一条,可以写进大汉的祖宗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