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的事儿,也是事出突然,周泰的主力放在外围,没想到莱芜、临朐会出事,被打了个措手不及才丢了二县。

周泰的主力急忙赶回来之后,立刻就收复了县城,杀伤追俘了三四千贼兵。其余反贼一哄而散,又化整为零往南缩回泰山沂蒙山深处。截止到这份军情送出时为之,周泰还在进一步带兵南下,围困泰山地区,仔细肃清。

只是好不容易和平发展了两年,又要动用数万军队围困清剿,军费开支还是挺大的。

李素之前还办了“移民银行”,发行“粮食汇票”供移民异地存取粮食。结果他们刚存在青、兖军需仓库里的军粮,这就又要被周泰临时增加的军事行动给吃光了,都留不到几年后渡海打公孙度。

历史已经彻底进入了没有先知先觉可以借鉴的深水区,毕竟大汉三兴都已经完成了。李素内心被这些突发事件一搅合,反而微微生出一股无力感。

他现在就是这么个状态:

对于后续的战略规划,该怎么发展,他其实有数,因为他还可以借鉴社会和生产力发展的普遍经验,自己在地图上画圈。

但是对于应对意外突发事件,他会有一点点的焦虑,毕竟他完全无法预料,甚至还会觉得百姓或者世家豪强辜负了他的设计,从而很挫败。

如果李素的能力值,依然可以像游戏化那样数据量化,那就好比统一战争打完之前,他是个智力政治都爆表超100的存在。

而统一完成之后,因为历史事件大势没得抄了,双双跌落回90几,还真应了那句“创业难守业更难”。

好在,李素自己有些迷茫的时候,他还带了弟子诸葛亮在身边。

诸葛亮年初就该去青徐上任了,但他坚持在山阴过完上元节再走,所以正好可以再为李素排忧解难一下。

当时,李素有些心里没底地询问身边下属和幕僚:“泰山那些乱匪贼情,孤是不担心的。幼平已经团团围困,不日可克。

如今担心的,只是陛下因此对‘移人多地少狭乡之民屯垦南方’的长期国策,产生动摇。觉得强行移民会激起叛军乱匪,从此趋于保守。

若是真发生了这种情况,此次杀伐是小,对国策的长远阴影是大。唉,偏偏这次的建议又是孤提出的。现在出了事儿,孤也没有立场劝陛下继续坚定决心,这话不适合咱提。”

李素担忧的这种情况,他身边的一些幕僚,当然也是有意识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