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刘备对孙权的态度来看,他应该是真心采纳了李素的建议,所以只要丞相派出的使者跟刘备谈妥条件、刘备正式盟誓答应了,以后应该也不至于反悔。唯丞相慎之。”

曹操听了那么久,居然没有打断荀彧。

主要是他太震惊了,他没想到荀彧跟了他十年,居然现在想教他如何谈“投降条件”!

他觉得自己简直不认识荀彧了。

曹操愕然地起身,跌跌撞撞往后退了几步,又捻着蜷曲而略微花白的胡须,手指如鸡爪一般佝偻颤抖了几下,还不甚揪掉了自己三根胡子,简直如帕金森病人。

曹操自揪胡须,吃痛之下,才从不甘中回过神来,痛心疾首地指着荀彧:“文若!你糊涂啊!孤简直不敢相信,这番话是你这等智数之人说得出口的!

自古首义者赏,末降者杀。他这一切都是演的啊!包括李素散布的那么多煽动军心之论,那也都是演的!

只因刘备此人貌似忠厚,演得无以复加罢了!李素阴险歹毒,配合也配合得天衣无缝!孙权现在能活得好,那是因为孤还在,孤要是归顺了,孙权说不定也得死!

两军交兵,数十万士卒,填然列阵而战,那就是没有退路的!能战则战,不能战则守,不能守则走,不能走则降,不能降则死!复何言哉!”

荀彧听了曹操这么说,也是心灰意冷,知道这个肯定是劝不过来了。

最后的症结,是曹操的多疑。

而曹操有多多疑,天下没有人比荀彧更了解。

这话说出来,已经没可能和平解决了。

第930章 诈谈示弱之计

曹操那番话说完后,深知曹操多疑程度的荀彧,当然已经明白和平无望。

他痛苦地瞑目不语,以为会等来曹操后续更猛烈的训斥、甚至是严惩他动摇军心,要褫夺他一部分的权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