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弋阳穿越大别山后,确实是可以抵达江北的李素防区,大别山区如今已经被之前沙摩柯和王平的山地兵占领了——

但这也不奇怪,要是连这点基本功都有破绽的话,那诸葛亮的反间也太拙劣了,等于说谎前连草稿都没打。

可谁让曹操多疑呢,哪怕明知99是假情报,他还是要看要听取详情。

结果一细看,他就直呼好家伙。

这封据说是诸葛亮写李素的信,内容大致是这样的:

“陛下原本与恩师约定,五月中旬恩师就要率江东驻军北伐淮南,让学生(诸葛亮)去恩师处当参军、随议军机。

但因为陛下这边战事进展比预期慢,却又有新的战机可以把握,急需智谋之士参赞,所以学生不得不推迟去丹阳的行程……”

不过随后诸葛亮也在信里吹嘘,说好在恩师本就智冠天下,哪怕没有学生在旁打杂,想必也能旗开得胜,所以学生暂且告罪,并奉上一条妙策:

“听说曹贼已中我军疑兵之计,调遣各处兵马增援豫州前线时,进退失据,束手束脚。兖、徐、青各处曹军,因为太史将军和糜府君、田畴校尉的骚扰,不敢轻动。

只好饮鸩止渴,调用冀州与淮南军援豫。恩师可顺势利用曹贼多疑,秘派人诈与合肥孙权、皖县朱治联络,许以弃暗投明、反正免罪。

如此,若曹仁嫡系兵力因曹贼调走而削弱、曹军在淮南防务将不得不更倚重原先孙权降曹的那数万江北兵。届时若孙权反正,内外夹攻,曹仁可瞬息而破,淮南旬月可平。”

曹操看完之后,怒得直接拍桌狂吼:“反间计!诸葛亮小贼的无耻反间计!孙权降孤近三年,输诚纳款,随孤调遣,不揽兵权。

且与茱儿恩爱有加,每日也只是与丕儿或植儿一并从师读书。孙权降时不过十六七岁,如今也才刚要及冠。

其亡兄孙策之好勇斗狠,在此孺子身上一点都看不出来,唯有聪明伶俐,孤视之如亲子,他岂会因李素只言片语便背叛孤!不可能!绝对不可能!

这是诸葛亮和李素想让孤疑心,让淮南的孙家降军旧部人人自危,或是诸葛亮预测了孤会抽调淮南而非冀州援军来协防豫州,但诸葛亮偏偏不希望孤这么做。

就故布疑阵吓孤,让孤唯恐孙权不稳、便不敢多抽子孝的兵马来协防,那就只好抽河北妙才的人马——如此看来,刘备下一步的主攻,正好不在淮南,就是在冀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