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认唐为祖,替代你的就认晋为祖,再替代晋的认汉,替代汉的认周——连最后替代周的宋,其实是追认的商,因为商亡于周之后,商的遗民被周改封为宋国。

要正统融合,就要后打进来的政权,说自己比前一个政权的血统,高贵分支节点更早。

也可惜李素今天不在场,他要是在的话,听了老丈人这番话,肯定也会瞠目结舌:

卧槽!这不是《欧陆风云4》上面的“先打下领土,再拼命花外交点数造核心”么!

要不说社四萌才是最真实谋略的战略游戏——打下领地不难,但稳定扩张帝国版图很难,不造宣称则厌战爆表,不造核心则反叛爆表。

造核心领土怎么造?就是让外交家和历史学家合谋酝酿“怎么样的自古以来证据最好用”,而且要配合考古出土来证明。

所以,最高级的同化和融合,是要慢慢潜移默化到当地人都相信他们源自同一个祖宗,分离倾向也就弱多了。

最优秀的状态,就是可以把其他西南夷,跟“蜀山氏之后”的益州本地人一样,都洗成觉得自己真是炎黄子孙,也就没人想搞事情了。

刘备这时代,你去问一个成都人或者江州人,他们会觉得“因为我们不是尧舜之后,所以不是华夏”么?

同理你去问一个吴郡、会稽郡的人,他们会觉得自己不是中国人么?

不可能。

这就是孔子左丘明司马迁造核造得成功的铁证!润物无声,当地人都不觉得他们历史上千百年前曾经被造核过。

只不过,这种事情越隐蔽越好,所以哪怕这些人建立了对民族有百世之功的殊勋,但这方面不好细说,只能是变着法儿吹吹他们别的领域的成就。

同时,也很可惜,历史上没有几个顶级的外交家兼文学家兼历史学家的人,能够走上政治舞台的巅峰,产生这个级别的贡献。

所以司马迁之后两千年,华夏外交家史学家成功的“学术理论界大规模造核心”运动,非常稀少,新造的核心也不多,也找不到合适的借口。

后世李世民、朱棣虽然也算武功不错的君主,但是确实“略输文采、稍逊风骚”,武力打下来后不知如何细致地搞教育造核,否则后世还哪来的越南朝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