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素就骑在马背上粗略扫视几分钟,进城到了总督府时,已经看完了,心中也大致有了想法。

几人在总督府正堂内分宾主坐定,侍女摆上茶果酒馔,鲁肃问道:“不知司空以为,太尉和诸葛贤弟会建议陛下如何取舍?我们又该如何应对?”

李素拿过大桥摆在他面前的一盘杏子,掏出一个咬了一口,沉吟道:“以我对阿亮的了解,他是否会劝陛下和云长继续冒进进取,得看司隶之地,此战后破坏程度如何。

光看战报,没写河内河东百姓具体如何困顿,但至少写了‘袁绍军相持日久,霍乱横行,病死病倒者数万’。军中尚且如此,当地百姓可能完全幸免么?

看看我们今年在江东的血战,也是相持数月、前后大战血战数场,官兵双方死伤逾十万,百姓瘟疫死者、流离饿殍怕不是也有数十万。地方都打烂了,还如何快速因粮于敌进取?

所以,除非是阿亮另外出了我都想不到的民政安抚妙计,能让河东河内上党恢复生气,否则他多半是不会请陛下急攻邺城了。”

急攻邺城,穿过三个郡烂地的后勤灾难,就全部扣到刘备阵营一方承受了。

而袁绍虽然损失了二十万人,还有二十多万呢,在邺城同仇敌忾上下一心,这种后勤惩罚刘备也是拿不下的。

鲁肃听了,也深以为然,点头道:“那么,咱就上书陛下,建议按照目前的趋势,先集中力量夺取雒阳?明年开春后再继续攻打河北?”

李素伸出两根手指头,分析道:“这个问题要分两部看,攻雒阳是肯定要的。而且之前所说的不攻邺城,不代表不能对邺城摆出任何威胁姿态。

袁绍军之前士气低迷、战心崩溃,一大部分原因是觉得将帅无能,踩进了长平之战的旧坑,所以大家都不用命,涣散无比。可现在长平之厄已经应了‘神谕’,后续‘邯郸之战’中袁军肯定士气高涨。

我们不如再助推一把,引诱袁绍军集中兵力死守邺城,把黄河以南的部队都抽调走,便于我们行事——五百年前的邯郸之战,最后是怎么打赢的?

还不是‘信陵君窃符救赵’给了最后的信心,完成了击退秦军的关键一击。否则光靠赵人,那只是杀伤疲惫秦军,历史上赵人就没有在国都保卫战中不靠外力独自消灭秦人来犯之军的。

邯郸之战靠的是魏人增援,巨鹿之战靠的是项羽的楚军。现在,我们也该顺势散布流言,就假装是河北本地百姓这么传的,说:

袁绍若是不把河南魏地的军队,以及曹操在魏地的军队,请来邺城协防,则邺城必破、袁绍必亡。唯有把魏地援军竭力请来,才能重演魏公子信陵君之救。

等袁绍在河南魏地的军队都走了,曹操也被抽调虚弱之后,我们再对魏地动手,彻底把河南尹全境拿下、雒阳迫降,就会顺利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