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就在他接敌冲锋的过程中,他身边的一些部将也注意到了一些潜在的隐忧问题,比如在周瑜旗舰上的孙贲就提醒他道:

“大都督,我们的后军似乎在转向杀回去的过程中有点混乱!有些船还没跟上!另外,于禁将军那边也没立刻跟上,到时候可能没法跟我们同一时间接敌了!”

周瑜也是忙中略微出错,顾不得了,看了一下,又看了看前面已经开始打起来的战线,一咬牙:“不管了!他们会很快跟上来的!不差这一点时间差!

李素那边,后军要进入太湖,半个时辰都不够,我们这儿半刻钟就够了,无伤大雅!统统给我杀上去!”

周瑜却不知道,他的后军反应迟钝,乃至于禁那边的略微脱节,都是因为内部被一些场外因素给限制了,出现了略微的混乱。

……

不一会儿,两军船阵正面,就爆发出愈演愈烈的震天喊杀声,数以百计的艨艟,和数十艘五牙战舰、楼船、斗舰纷纷绞杀在一起。

呈数道阵线一字排开,捉对厮杀,太湖湖面上,方圆数里之内东一摊西一片,都是火焰与泉涌而出的血迹,随后很快消散,被巨大的湖水量稀释。

不过,在这种混乱之中,周瑜军很快发现一些不对劲,那就是大都督许诺的“李素的舰队那些大船,会在大风天难以施展”这种情况,似乎并没有出现。

或者说,大风对于双方的影响,差距并不明显。

但既然都杀红了眼,已经是全军压上搏命了,这当口大家也没太多心思去反省。来都来了,只能是想方设法加强自己的临场发挥,争取多点掉一点敌人。

吴人擅长水战、在水战种善于应变、临危不乱的优势,也是彻底显现了出来。从周瑜道韩当陈武,再到各级将领军官,大家都在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发挥自己的临场应变天赋,把这场后汉末年最后的宏大水战,打得淋漓尽致。

“杀呀!所有飞火神鸦全部按照三倍装火药和油料释放!多捆两个药筒!今天风太大,普通装药量的飞火神鸦会被吹飞都降不下来的!”

“投石机弹丸、火罐全部用重弹!”

韩当带着的斗舰队伍冲杀在前,因为斗舰上搭载的重火力装备比较多,所以韩当在拼命指挥属下微调飞火神鸦和投石机的弹药使用。

与此同时,负责前军艨艟队接舷战的陈武、宋谦等人,则是各尽其能想方设法创造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