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使和信第一时间被送到了张任手里,张任看后却是满脸的不可置信。

“太尉说石门陉那边袁绍攻势正猛?仓促间抽调不了援军救援我们?而且石门到端氏二百里,他的兵马强行军都要至少三天,现在被袁绍拖住至少要五天?”

“虽然慢了点,但五天之后也不算大势已去。难道太尉对我们死守五天的信心都没有?怎么会在命令里说‘若不可守,可弃城突围向南转移到蠖泽、但如若突围则必须烧尽端氏余粮,以免资敌’?

还是觉得五天后其他地方情况会更加恶化,他即使回援也会遇到敌军的分兵阻击、回不到端氏?”

张任的第一反应,是“关羽简直看不起他”。

以他的守城本事,端氏虽然是个破旧的小县城,城墙是个不到两丈的夯土破墙,而且没有任何粘合剂,土就是靠简易夯砸压实的。

但即使原先防御设施基础条件如此之差,张任觉得自己守五天太轻松了——张辽翻山沿光狼谷而来,投石车可能不可能以整车形式翻空仓岭拉过来,最多带点半成品零件。

张辽组装投石车和云梯都要两三天呢,守五天是绝对做得到的。

事出反常必有妖,张任神色凝重地继续揣摩关羽的命令,最后把重点落在了关羽对他“撤退方式”的额外关照。

整封命令里,关羽没有解释理由,但对于该做什么不能做什么,是非常清晰的。这里面措辞最严厉、优先级最高的死命令,就是“如果撤退,必须烧光余粮,以及一切可能资敌之物资”。

张任自然而然顺着这条往下联想,意识到了一种可能性:莫非太尉就是打算跟对方“互相包围,然后看谁撑得久”?

类似于下围棋的人,双方一团乱麻绞杀在一起,你中有我我中有你,需要打劫。但一方被围的那一片棋,里面的活眼气数远比对方的长,那就可以先一步把对方的眼破完吃死。

张任猜不出关羽要如何做到这一点,但张任至少已经看清,关羽在朝这个方向布局。

所以,他首先应该相信太尉,一切以服务于这个布局方向为重。

“死守端氏或许没问题,但张辽要是把我团团围住之后,再往南蚕食蠖泽县,并且夺取了那里的存粮,对太尉的大计或许就会造成灾难。我个人生死事小,失地之前不能彻底坚壁清野事大。”

想明白这一点,张任已经不敢轻言死守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