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如此,我与文远分兵各司其职。端氏方面若有进展、形势明朗,我随时支援。”

双方一合计,张辽带前军三万、文丑留兵四万,各司其职。文丑的四万人,又分在光狼城暂驻三万、在光狼谷的空仓岭谷口临时扎营驻扎一万。

袁绍的三十万大军,之前经过连番血战,死了两万多,其他战损四万,那些不能打的伤兵也都运回后方了,不留在前线碍事儿,逃兵就只能自生自灭。

所以,实际能用的进攻士兵也就二十四万。河内目前留了十一万人,上党这边七万,加起来就是十八万。最后还有六万,是在太原的吕布那儿,要等南边两路有进展了、把关羽军调动起来了,吕布才好瞅准时机配合。

……

七月十四,张辽正式翻越空仓岭后两天,终于顺利抵达了端氏县,这个沁水河谷畔的山区要道县城。

半年多前的197年冬天,他其实就来过一次,但当时打了一些日子,没能攻破张任的防守,后来因为寒冬天气过于恶劣、光狼谷粮道即将被大雪封山掐断,张辽不得不在粮道断绝之前主动撤围走了。

因为关羽有留烽火警戒,空仓岭上也有小股巡哨部队,所以当然不可能等到张辽大军围城、端氏县城的守军才反应过来。

在张辽先锋刚翻过空仓岭山脊后不久,端氏县的张任就通过烽火得到了警告,同时飞马派出信使去石门陉报急,请关羽分兵回援。(相当于从今沁水县到济源县)

端氏到石门陉,直线距离一百五十里,考虑到要沿着沁水河谷蜿蜒曲折,实际上骑兵得跑近二百里才能把急报送到。

二百里对于大军调度来说,尤其是山区河谷地形,不带粮草辎重强行军也得走三天。但快马信使可以在大半天之内就赶到、中途关羽设置了好多临时哨所供信使换马接力。

十三日后半夜,石门关营寨内,关羽是在睡梦中被属下喊醒的,让他赶紧处理张任的求救。关羽看后,倒是没有太意外,让人把诸葛亮也喊醒,一起参详。

关羽审慎问道:“看来袁绍是明知十七八万人堆在河内、正面猛攻太行三陉太吃亏,部队展不开,搞河内上党分进合击、断我粮道了。

不过,张辽翻空仓岭而来,逆走王龁当年进军路线,他的粮道也未必绝对安全。张任来求救,如之奈何?”

诸葛亮摇着折扇,喝了一杯旁边侍从刚煮的热茶,让半夜忽然被喊醒的大脑预热了一下,缓缓分析道:

“这也不算出乎我们预料,他们敢来,说明王平这颗伏子至今埋伏得还非常隐秘,否则他们绝对没这个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