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理很简单:越是新兵和北方人,水性越差越怕颠簸。而大船不容易颠簸,大船上需要的战兵和弓弩手划桨手也比较海量,新兵和北方人当然要安排在大船上。

李素再是奸诈,再是想利用放归一些不值钱的黄盖朱灵亲随战俘来散播恐慌打击吴军士气,殊不知他周瑜会抓住这一丝观察机会、变废为宝尽量洞察李素军的内幕真相!

最后的审问结果,果然也满足了周瑜的期望:这些放回来的战俘表示,他们在五牙战舰上的时候,无论是周泰的五牙战舰,还是李素的五牙战舰,上上下下观察到的汉军水兵,都是精干之士。

丝毫没有看到因为炎热而疫病流行、水土不服、战力低下……

“李素得到的所有援军,都是休战这三个月里,刘备从北线调来的!至少也是先把高顺留在宛城、襄阳担任防守的全部精兵,都加强给李素了,然后刘备再从关中和河东调预备队补给高顺!”

周瑜彻底坚信了他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

江东军只有那么点实力了,却还要扛刘备阵营的主攻压力!袁绍坐拥四十万之众,都是可战之兵、机动部队,却在河内和上党游荡静坐!

黄盖的兵败覆没被俘,没有白费,至少帮周瑜实打实打听到了这个事关战略大局的真相!

周瑜刚刚盘问完没多久,正在琢磨如何应付友军,外面的侍从亲兵已经拦不住了,进来无奈地通报:

“大都督,于禁将军要见您,他说哪怕您还在包扎伤势,他也要跟你把下一步的战局安排说清楚。”

周瑜一挥手:“放他进来!”

侍从亲兵立刻转身就去。

周瑜一激灵,忽然想起一事儿:“再拖半盏茶的工夫!来人,先给我把胳膊吊起来包上纱布!”

一番演技之后,于禁气势汹汹地又冲了进来。

显然,于禁在刚才被周瑜拒之门外后,就有些不快。但那些时间他也没闲着,就先把李素放回的曹军战俘、以及昨夜溃败逃回的曹军水兵溃兵,都提审了一下。

当然了,于禁的智商跟周瑜怎么比?所以他问的问题也不是很全面,没那么的针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