攻防的投石车之利被废掉、双方的弓弩之利也拉平之后,剩下的最后就只是已经杀进缺口的近战兵之间的互殴了。

汉军近战步兵的骁勇悍战程度,倒也明显超出袁绍军,灌钢打造的斩马剑和四棱锥枪杀伤力也更大,灌钢锻造的铠甲更是防御惊人。

但沮授提前让人加急施工堵死了战场两侧、关羽在哪里破口他就在即将破口的位置两侧让人堆土堵。不求彻底堵死,只要让你翻墙迟缓拖住时间就行。所以汉军步兵被挤在一小片战场上,根本施展不开。

对面袁军拿着长枪甚至铁戟的锐士,则列着方阵,等着与汉军陷阵士的夹击搏杀。重型铁戟的贯刺对铁甲兵的威胁也是非同小可的。

因为兵器重量摆在那儿,排成人墙顶盾往前施压,第一排的大戟士刺出铁戟的力度,可能是几个人在背后帮他一起助推的效果。这种大力出奇迹的打法,就算有铁甲,也容易被挤瘪重击、践踏冲撞致死。

单位面积战场上,沮授能投入的肉搏兵,比关羽多了好几倍,而且,他不会给关羽投入大量长枪兵列阵对刺的机会。就算有这种机会,关羽也只是拉低了自己的优势特长,跟沮授换命而已,这不是刘备军希望看到的打法。

对于目前进攻战打不过、就想靠人数优势拖防守的袁绍一方来说,如果刘备军肯跟他们换命,这是沮授最乐意的事儿了。

连番血战之后,随着时间近午,汉军肉搏步军和袁军枪阵戟士都伤亡惨重,关羽不得不命令部队退下来。

尤其是因为防线缺口还是不够大,哪怕前边一边大后面一边挖更多缺口,但汉军援兵投入速度还是慢很多。

一开始双方体力还充足、不存在打累了的士兵撤下来替换的问题时,情况还好说一点。

一旦体力下降后,沮授那边前排可以依次后退。因为战场很宽阔,长枪方阵、大戟方阵之间都有甬道给前排疲惫士兵退下来。

只要沮授让人轮换一批后,关羽这边得不到轮换、怕在缺口处形成“高峰期挤地铁、上车乘客和下车乘客在车门处形成拥堵”的混乱局面的话,关羽就完了。

战场上可无法约束部队“先下后上”,敌人也不会给你这个机会。一旦跟京城地铁那种“下车乘客被上车乘客重新挤回车厢”的情况发生,被挤的士兵只有死路一条。

关羽没办法,他是只能选择“车厢里的人全部有序下车整顿,留一些死士断后”。

他一开始派兵的时候没有派很高比例的铁甲陷阵士打先锋、而是用了相当比例的皮甲士兵,也有这方面的考虑。十几天前他第一次打的时候,没有经验,为了尽快破口,一开始投的都是铁甲兵。

结果败退下来的时候,光是留在敌人防线后面被缴获的损坏铁甲,就达到了几百套。现在关羽是吃一堑长一智调整了部署,让一部分体力保存还算不错的部队担当断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