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具题外话——其实吧,太史慈这边的五牙战舰已经算是相对比较容易被火攻的了。要是让董袭或者周瑜近距离观察一下汉军中军李素亲自坐的那条战舰,那才叫绝望。

李素那条八百吨的座舰,甚至豪奢地直接模仿后世日本战国时代九鬼嘉隆的“铁甲船”,给五牙战舰船舷和甲板包了一层薄薄的铁皮防火。

都用铁挡在外面了,周瑜还放毛线的火。只不过战舰巨大,哪怕是包薄铁皮,也需要数百平方丈的面积,一分厚的铁皮,每平方丈都有三百汉斤重。

李素的座舰累计用掉了八万多汉斤的钢铁,占益州去年钢铁产量的2,因为实在昂贵,所以那种特殊工艺没有推广多用,只给李素自己座舰装,太史慈还是涂湿泥巴防火。

董袭部丢火把和毒烟罐压制暂时没起到效果后,也考虑过跳帮接舷战。

他们观察到刘备军的五牙战舰跟传统楼船还是有所不同的,传统楼船的船楼是整个一体的,跟城池一样。

而汉军的大型战船则是一贯中间比较低凹、中部甲板低矮便于登船,而船头和船尾才有高耸的艏楼和艉楼,如今的五牙战舰也是如此,非常适合从中部被攀登。

这一战术特点,其实太史慈两个半月那场战斗中,就已经发挥过了,当时他就是指望“把敌人有生力量放到己方战船的甲板上,然后因为甲板上毫无掩体,可以被艏楼和艉楼上的连弩阵近距离扫射射杀”。

只不过,那一次太史慈被周瑜后续的烟雾弹攻船楼战术克制了,而且那次周瑜水兵人数远超太史慈,导致这个“放进来打”的战术变成了真的引狼入室、玩大了把船都丢了。

此时此刻,董袭部借鉴了两个半月前跟着周都督打胜仗的胜利经验,自然是愈发轻车熟路地产生了路径依赖,“正确的事情重复做,从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胜利”。

可惜,就在他们调整自己的船头朝向、准备放下船头的“乌鸦喙”钉板接舷战的时候,太史慈的五牙战舰率先反击了。

五牙战舰看起来也非常希望接舷战,船头和两舷一共五根高高悬挂的“钉板”似乎随时都准备放下来跟敌人接舷、然后居高临下冲上去。

“呼”地一声势挟风雷的砸击,一根锤头就有一千多斤、木柄有两尺多粗好几丈长、柄重三四千斤的拍杆,就瞄准了旁边几艘艨艟先后砸落。

“这……这是想扎在我们船上,然后人顺着木杆冲过来厮杀?这声音听着不对啊。”

那些艨艟上的吴军官兵下意识发现不对劲,因为跳板落下来的声音太吓人了,那分量就不对劲。

“喀喇!喀喇!”几声巨响,数艘艨艟直接被连头带柄总重五千斤的巨锤、从几丈高的地方带着惯性砸下来,把整艘船砸成了两截,瞬间就沉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