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便再想想如何对城防设施做些惠而不费、临时效果大、将来修复成本也不高的破坏。这样就算江陵暂时落入孙策之手,下次拿回来也方便些,拿回来后修复也便宜。

刘琦没有张松陪他来,走到当阳又不走了,不由心中惶恐,却也无可奈何。

好在,刘琦只是在当阳城内忐忑到半夜、最后抵不住疲劳迷迷糊糊睡去。第二天上午辰时末刻才醒来。吃过午饭后,也不知又过了多久,刘琦被告知北边又有一小队快马斥候、由一名新晋校尉带领,出示符传印信要进城接管城防。

张松留在当阳的巡城军官验了印信,立刻放来将进城,并且遵照司空府钧令,把当阳县的防务交给来人。

刘琦忐忑之间,请来人见面叙话,这才发现竟是自己认识的老人、当初堂兄刘磐的部将黄忠!

黄忠在刘表投降刘备之前,也是都尉而已,跟蔡瑁平级。不过刘备登基后给他觉得有前途的武将都普遍升官了,所以黄忠现在是校尉。

一个没立新功、全靠普惠性升迁才成为校尉的家伙。

黄忠只带来了几十骑亲兵,规模极小。李素显然是十八日中午听到张松的回报后,才紧急如此部署处置的,之所以派黄忠,显然是看重了他曾经在南郡郡兵当中有一定的威望,有黄忠在,士兵不一定会跟着蔡瑁走,所以尽量把无辜的自己人多拉出来一些避免从贼。

另一方面,黄忠只带几十个人就能上任,这个反应速度就比赵云还快了,几乎跟飞马信使一样快,大半天的时间狂奔了三百多里,马都换了几批,依然有跑死的。

赵云的人马虽然也是骑兵,但几千人的大部队行军要顾惜马力,不可能这样一夜飞奔就到。至少会比黄忠晚一两天。

……

当刘琦因为黄忠的到来而稍感心安、不再脑补李素要害他的同时。

蔡瑁的先头部队,也早已在当天午前就抵达了江陵城。

先行的是蔡瑁手下那些私兵——这些士兵名义上也是南郡的郡兵,只不过是蔡家筛选和养着的,等于是挂名郡兵实则私兵。

至于蔡瑁的正牌家丁,还要过两个时辰赶到,这些人名不正言不顺,出场晚一些也是为了避免骚动。

蔡瑁在私兵簇拥下进城的时候,遇到典韦保护的张松,蔡瑁还真是心中一寒,不敢撕破脸上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