祢衡一看自己的拥趸这么轻松就动摇了,心中瞬间恼怒,他直接对着身后人群大喝一声:

“尔等无耻小人!见官弃节!不要被张松骗了,这不过是他害怕民意临时瞎扯的说辞,至不济也就是他出来之前,李素为了息事宁人交代他的。若不是我们团结一心抗争,李素才没那么好心呢!”

祢衡这话一说,倒是把他自己暂时在人群里的威望又立起来了,有点像公知搞事情、被当局辟谣后,公知又说什么“谣言倒逼真相”。

似乎没有他祢衡的为民请命,李素才不会对人民那么好呢。人民得到的好处,都是他祢衡大义凛然抛头颅洒热血逼出来的。

果不其然,人群里那些最短视逐利之人,被祢衡一呵斥,又不敢说话了,觉得还是观望一下比较好,看看究竟怎么样才能让自己的利益最大化。

张松冷眼看着这些群氓,从袖子里掏出两张草稿:“公道自在人心,这些会商草案,正是李司空与我等数日紧急商定之产物,李司空爱民恤士之雅量,天下共知。

这些本不该示人,不过大家如有疑虑可以来看看,司空许诺,本月底自然会给出北士取士之新法。”

围观群众一看张松拿出那么多讨论的“内部会议纪要”,瞬间就信了七八成,觉得这不可能是李素在听说门口有人骂街后,临时采取的平息事态权宜之计,因为不可能动作那么快。

如果上面的东西都是真的,肯定是有关部门已经努力草拟了好几天了。

“我们能看看么?”人群中又有起哄。

张松挑选了一下,拿了几张不敏感的,让卫兵们贴在府门外平时张榜的石头上,宣布道夜里就取下来,因为这还不是最终方案。

立刻有很多北方读书人在卫兵的维持秩序下,被逼着排好队靠近了看。每个人只能稍微看几十秒,不能拖延,但因为大家都知道今天围观的人太多,也都能理解。

“看来是真的了,李司空还是爱民恤士的,咱还是等等消息吧。”

“那人估计是想做官想疯了,那么沉不住气。”

“也是啊,名刺都磨得字都没了。”

有些心态内卷一点的北方读书人,已经转而开始嘲讽起祢衡的利欲熏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