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还拿四百多年前白起围赵括的例子来说,赵括四十万人,最后是被围在丹水、韩王山、百里石之间的三角地带扎营。后人拿百度地图看一下就知道,那片三角地带的边长几乎等于高平市到长治市距离的一半,超过五十里。

往近了说,可以设想一下原本历史上的夷陵之战,刘备伐吴其实没有演义里说的那么多人,但确实是“分四十余屯”,绵延非常广。当然这个例子和此刻的情况不一样,因为夷陵之战中刘备是进攻方,他屯兵纵深大很正常。

但无论如何,关羽毕竟也是一代名将,他此前虽然是且战且走后撤,依然是很注意自己的防御战略纵深的,这样遇到敌人强攻才有弹性防御的收缩空间。就好比历史上他攻樊城时,还要别立多寨、被徐晃攻的“四冢寨”看地图就离他主寨很远。

此时此刻,关羽的部队虽然被压缩到了两万多人,可是他倚靠崤山山坡部分地区的险要、一侧还有瀛水遮挡这些有利地形,始终保持了己方南北有二十多里的纵深,东西也有十几里的厚度。

分了五座营驻防、遇袭可以快速援护,敌军如果强渡瀛水攻打任何一座营寨,就会遭到其他四个营寨的预备队快速支援半渡而击。

这一切的扎实基本功,都为关羽此刻充分、卓越地执行诸葛亮的撤兵欺骗计划,提供了军事基础。也为在文丑和吕布的结合部上撕开缺口制造了先决条件。

关羽花了整整一个下午的时间,跟关平、赵累、殷观等人密谋商议,总算是把详细作战方案敲定了,而且还决定充分利用夜色突然突围。

这个过程中,非但没有跟军中士卒宣布真正的撤兵计划,甚至连其他将领都不知情——之所以如此,关羽是坚信自己的部队士气还没有到崩溃的临界点,自己统兵十余年给部下的信心依然可以有足够额度“透支”。

而不告诉士兵和普通将领真实计划,是为了确保他们所有人在没有接到下一步命令之前,都坚信自己的突围方向是真的突围方向。

这样就算突围中有士卒和军官受伤被俘、甚至意志不坚定主动投降,也不会暴露最终的真实撤退路线,把欺骗进行到底。

“大家抓紧休息一下,今夜二更造饭,随后立刻分兵趁夜突围。我等亲率步军主力与部分车队北上,夜袭小平津。尽量衔枚而走,不要主动攻击吕布的营地,被各营之间巡哨的吕布军斥候发现时,才能回身应战。

平儿带骑兵在南翼待命,听北方战起便在营中擂鼓,但不要出战,让对面的文丑惊恐、不明敌情不敢出营。不过万一文丑不怕夜间中伏敢来攻营,还是要全力击退的。

南侧只击鼓卜出战半夜后,天明之前把最南侧外营纵火焚烧,然后往西寻崤山林密之处躲藏潜伏,这附近的崤山是翻不过函谷关的,所以没指望你们从这儿走脱,只要藏着别被敌人发现、坚持一两天,让敌人以为我军全都往北走了即可。”

吩咐完了之后,关羽和全军一起加紧休息,夜里二更动手突围。

……

关羽这边秣马厉兵准备往北突围的时候,从三个方向包围他的袁绍军将领,松懈警惕程度却是各自不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