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图么纯粹就是迎合袁绍的贪小,觉得“糜竺示弱就说明他扛不住了,再敲打敲打说不定能压榨出更好的条件,而且说不定能逼着糜竺把嫡长子糜威送到邺城当人质”。至于逢纪作为外地派,也是跟郭图临时联手。

如此一来,尽管袁绍麾下几个话语权最重的谋士都建议他接受糜竺的条件,但袁绍最终还是决定“再敲打一棒子试试,说不定榨出更多油水”呢。

可惜,那时候袁绍因为在西线已经跟刘备交恶,也分不出太多名将远征辽东。就派了位高权重、曾经跟袁绍同列八校尉的淳于琼领兵远征。逼迫糜竺交出人质、提高价码。

面对袁绍的咄咄逼人,糜竺一度也犹豫过。不过紧要关头田畴提醒了他。

田畴说:“府君,我在长安时,与大王和右将军谈论此事请求谅解。临走时,右将军曾送我一句话:袁绍贪小,示弱势必导致得寸进尺。

若真遇难处,当刚柔并济,以斗争求和则和平存,以妥协求和则和平亡。只有让袁绍意识到,他不接受这个条件,也无法独力拿到这些好处,甚至得请曹操帮忙、给曹操分利,他才会死了这条心。”

糜竺听了这话,才振奋起来,下定了决心,决定让袁绍意识到“武力解决你只会更亏”,把袁绍暂时打疼了。

对付贪小的人的讨价还价,只有让他意识到他越还价最后到手越少,他才不会嘴欠多哔哔!

既然下了决心,糜竺就重赏部队,让徐荣带兵坚壁清野打个防守战,而且为了让徐荣有信心,糜竺提前告诉了他战略安排,只要徐荣在辽西走廊撑住就行,不用反攻,而且期限不会太久。这也是给徐荣吃定心丸,免得他觉得强敌太强战斗意志动摇。

淳于琼来了之后,果然在辽西走廊的四百里无人区,折腾得困顿不堪。

他打过来的时候已经是秋天了,秋雨连绵泥泞不堪,淳于琼又没有大篷车,车队想频繁穿过大小凌河河口的冲积扇区域时,不是装卸费力就是陷入泥沼。

好不容易先锋部队轻装过了大小凌河,到昌黎城外,徐荣早就坚壁清野。周边本来就是屯田区,树木缺乏。徐荣提前把秋粮全部收割入库一粒粮食都不给淳于琼,周边二三十里内一棵可以造投石车的大树都不给留。

淳于琼想打造攻城武器的话,连坚固木料都得从后方长途运过来,简直倒了血霉。

淳于琼无奈,请求袁绍派船贴着渤海湾岸边,海路运输粮食和攻城武器补给。结果袁绍因为从不重视航海,派来的船都是内河适航性比较好的,甚至还派了一些楼船。

结果到了海面上之后完全不够灵活,又容易颠簸倾覆,行动缓慢。被糜竺的海军巡逻发现后,直接用灵活的快速沙船迂回、纵火撞击大型楼船,把最大的船都烧了,然后贴上来对射,把根本不适航海路的袁绍海军全灭了。

袁绍的后勤官这才第一次充分认识到:黄河里的水战,跟大海上的战斗完全不是一回事。没点过海战科技树的诸侯,直接上手打海战简直是自己找罪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