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素现在是防止敌人小船烧到楼船斗舰,道理是一样的。

他立刻打断了甘宁的嘲讽,力挺了自己的得意弟子:“兴霸别笑,阿亮这个想法虽然没有先例,咱未必不能严肃讨论完善。

竹竿撑火船肯定是不行的,一旦延烧崩断,还是会肆虐。让军中抓紧砍伐数百上千根五丈竹竿,头包铁皮,头部要做钝些,免得铁头直接如矛头扎入火船太深。毕竟淯水河面还不至于完全无处腾挪,真到了那时候,作战时只要以长杆把火船往两岸推就行,争取让火船搁浅自己烧完。”

李素立刻把历史上李光弼的招数又优化了一下。毕竟李光弼是要防止史思明烧浮桥,而浮桥是连接两岸的,没有地方可以腾挪,只能是死撑到火船彻底烧完、自己沉没。

李素要提防的只是火船烧大船,那就打太极一样四两拨千斤往两岸拨开,让出主航道就行了。

甘宁听得目瞪口呆,还以为李素为了扶持得意门生,居然在战术决策上那么不谨慎。但冷静下来想想,似乎也挺刺激挺有新意的,真要是尝试成功了,说不定能写入战史。

甘宁这人素来喜欢装逼出名,不然他少年时也不会拿西川蜀锦当船帆拉风了。一想到战史留名的诱惑,让他也愿意冒险一把。

甘宁挣扎再三,心中暗忖:“可恶,虽然右将军这是在拉偏架偏袒自己的得意门生,不过反正有右将军扛着负责,咱干就是了。成功了咱也战史留名,不成功那也是右将军决策不力,我担什么责任?

再说了,我那些老兄弟都是打老了仗的水上好手。真到了刘表送的这些大船被烧毁的那一刻,无非就是船损失了、运的粮食损失了。弟兄们的性命是不会有危险的,我带着大伙儿跳河游上岸就是。”

甘宁可不像曹操的北方军队那样怕火攻。曹操之所以在赤壁死那么多,关键是北方兵不谙水性,船没了人掉进长江会淹死。

甘宁的兵怎么可能淹得死?船着火了弃船游泳便是,又没有生命危险。

干了!

这么一想,甘宁再无质疑,一脸坏笑地表示诸葛令史和右将军真是奇谋妙算,他愿意试着执行。

诸葛亮看甘宁也答应了这个方案,又心生一计,想到了一条“目前计划执行顺利后的后招”,又跟李素耳语建议了一番,李素也微微点头,做出了处置,表示“这事儿不用急,真等第一阶段按计划顺利实施了,再讨论不迟”。

带个诸葛亮在身边,做参谋预案就是轻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