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盛乐这地方,相当于后世的山西大同,如今名义上是河套五郡的云中郡。但实际上大家都知道大同是在黄河几字形拐点的更东北方了,没有黄河水路可以直达。

这地方几百年都是鲜卑文明的核心区。后世到了南北朝、鲜卑族的北魏政权汉化改革、往南迁都时,都是从平城迁到洛阳。而北魏拓跋焘时的平城,就是山西大同,也就是汉末的盛乐云中,是一个地方。

要攻打盛乐,呼厨泉和张飞都得从黄河最东北拐角继续往草原深处拐,太不划算了。还得担心跟其他军阀之间的摩擦。

还不如吕布从太原郡出雁门关北上近呢。太原郡的九原一带,也就是后世的忻州,从那儿出平型岭、雁门关到盛乐只有三百里路。

所以刘备对呼厨泉和张飞也没有更高的要求,他仅仅在听说上郡已经被基本光复后,就已经在长安城里论功行赏、为此次的北伐光复河套总结经验教训了。

外行看厮杀,内行看后勤。刘备是知兵之人,他知道在一汉敌五胡的战斗力基础上,找到胡人逼着他跟你打才是难点,而战斗本身只是锦上添花。

马超这次确实立了大功,但最多也就是从平西将军的基础上再加点封侯级别,还不至于升到镇西将军。毕竟只是一场斩获比较大的击溃战,还有那么多人配合他。

关东的其他诸侯,乃至雒阳的朝廷,也第一次开始彻底正视刘备倡议的“租庸调输”变法,哪怕不实施的诸侯,也不能彻底无视了,得找个借口出来反驳,以免自己内部的百姓心向刘备。

刘备阵营自己内部,总结教训也非常重要——别以为打仗打赢了就只有成功经验,没有失误教训了。在给马超和张飞提供后勤的过程中,在租庸调输法试点的过程中,教训多了去了,贪墨舞弊也多了去了。

没有教训的只是张既等少数几个懂数学、政治值90几的文官。其他每个郡要挨处分的后勤官简直一抓一大把,这都是后方的刘备李素刘巴要解决的活儿。

第571章 利用变法捞钱撞到枪口上了

时间很快到了196年的十月底。

马超张飞在前线连连轻取圈地、扩大战果的同时,后方的长安城内,刘备正在亲自过问“租庸调输”变法的首期试点验收,想全方位确认一下新法的效果,总结利弊。

新法的试点,其实也就试了三个月不到一点,但运量是惊人的。为银川郡和上郡前线运去了很多的随军物资,这才能支撑两路加起来动辄两万多骑兵、更多步兵部队的深入草原数百里、一直人吃马嚼到寒冬。

花费的钱粮,接近十亿钱!打仗就是这么的花钱——

千万别嫌贵,毕竟马超缴获的马匹就有两万匹,如果都按照优质战马来算的话,一匹绝对不止五万钱。只不过里面还掺了驮马乘马,平均下来至少也要三万多钱一匹,所以马匹就回本七个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