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心态,普通人很难理解,但对人生很有掌控感的上位者是不陌生的,有点类似于后世李素看过的一部高圆圆演的职场片。电影里那个饰演高圆圆老板的角色有一句明言:

我xxx看上的女人还用偷么?(那男的好像还演过朱棣)

李素也是这样,虽然因为刘妙的身份,他们这辈子不可能有结果,但如果真到了那个氛围,至少偷是不必要的。

不偷,不代表就要昭告天下、甚至白日宣淫,可以只是不偷,自然处之。

刘妙听李素提起今日之情境,就知道他在想什么了,也就没有深入撩拨。她就是拿过几个蒲团,让李素自己自便,爱睡就睡,想聊就聊,要躺着垫着靠着怎么舒服怎么来,别拘束。

暂时去掉了那层男女方面的胡思乱想,刘妙毕竟也是修持一年多的人了,她很快进入了诚恳探讨的状态,跟李素谈些心得。

“自从这两年,跟着你回长安,又看着阿亮把天象与人事的感应全部废除,如今一个个神话传说随之破灭,我一开始还挺空虚的,觉得自己真傻,修了个寂寞。反正仙人肯定是不存在了。

不过还好,我也就迷茫了半年多,后来静下来想想,哪怕神仙不存在,还是有东西可以修的。今晚听了你和阿亮的问对,这种感觉就更明显了。”

李素听了,谈不上猎奇,只是微微有点欣慰:这算是什么转变?难道就因为跟自己接触多了,所以把一个想避世修仙的人,也影响成了做相关学问的人?

李素发现自己还是挺有这方面的魔力的,容易诱导身边的人向学,无论是蔡琰刘妙还是诸葛亮,只是这三人努力的方向各有不同。当然也不仅这三人,还有很多人受李素的影响而向学,只是程度轻些。

蔡琰沉迷于文学和历史解读、用李素的学说反过去解释历史事件、重新架构政治哲学,“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

诸葛亮则沉迷于穷究自然法则,将来年长一些或许也渐渐沉迷于穷究社会法则。

刘妙所学则毫无实际用处,似乎只是在思考“把神话和密信的虚假剥掉后,能剩下什么神学,甚至再剥掉一层,能剩下什么哲学”。

李素心中在归纳着三人的异同时,只听刘妙主动倾诉地娓娓求教:“这一年多,我也算把前人相关典籍、上至道墨,下至《山海经》与民间志怪看了。

虽然这里面很多东西,都被你和阿亮批为虚妄伪造,但其中道理还是可以用于修身的。道家的鲲鹏仙人神怪是假的,但自然无为是真的,只是先秦之时为了说这些自然之理,难以归纳,所以附会了那些幻想,洽其体系。至于近世,张角、张鲁等贼冒用道名,胡乱攀扯,以致式微。

佛所言神佛,须弥世界,按你今日所说,也是虚妄伪造。但其中清净苦厄、无欲方无苦却也是真的,诸多故事,不过是为了愚瞽之辈便于看懂。我这一年里,也借阅了不少蔡司空当年从雒阳白马寺运去江州保存的经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