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观星,其实月亮太亮的夜晚并不适合观星,只能看看那些跟月亮角度隔得很远的星星,别的都容易被月光影响遮盖。

李素一行的到来,显然惊动了本地的主人,不一会儿,就有几个退役宫女转职的修女过来邀请李素,说宫主请他过去一坐。

李素也不客气,考虑到天气寒冷,只是留了自己最心腹的几个护卫,在妙真宫的门廊屋里休息,其他人就放他们趁着天还没黑先下山了。

然后他一个人跟着那些少女到内宫,见到了刘妙在那儿煮茶。

毕竟是曾经的公主,哪怕是出家修仙了,住的地方至少也是一个前后五进的院子,第三进里才是放着炉鼎焚香祭拜天地、坐着蒲团静修的地方。后面两进依然布置如同少女的粉黛春闺。

看着刘妙出家修行后,不再穿着五颜六色的衣服,一身素白无染,李素心中没来由有些邪念。

正所谓女子俏,一身孝,穿成这种样子,虽然不符合古人的审美,在李素眼里却有一种模仿小龙女的仙气。

而且刘妙修行了一年多后,整个人看上去也愈发清瘦轻盈了,肤色却还是那么珠圆玉润,没有因为愈发变瘦而显得干枯。

一转眼当年的小姑娘都十八周岁了,若是生在寻常富贵人家,这年纪已是嫁人为妇了。

刘妙淡淡一笑,亲自把一盏茶递给李素,身体也斜过来靠了靠,巧笑嫣然:“我还是一个时辰前才知道你今天要来,是你弟子诸葛亮告诉我的,他带了几个童子,先登山来打扫,晚上要观星。

我什么都没准备,一会儿要不一起吃个斋菜吧。你们这么晚上华山,也不怕天黑了下不去?还是你准备住诸葛亮那个天文台?还是我这里暖和,让那些粗人护卫跟诸葛亮住天文台吧。一年多没见了,也好煮酒论诗。”

李素喝了茶,先解释了几句:“我不比阿亮,少年人爬山快。这次是跟他游玩几日,就回长安。今年天下无战事,我可能带着他云游天下,春夏先去西域,冬天去岭南,他也算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了。明年我就准备让他别当灵台令了,大王另外给他个差事。”

诸葛亮当个一年半宅家的灵台令,再请个长假游历一年,四舍五入可不就干满三年了,都能出师了。而且鬼知道明年继续当京官会不会有危险,当然要换一个完全不需要去雒阳的职务。

不光是诸葛亮,李素甚至今年会想办法让蔡邕告老,暂时别在雒阳当司空了,或者找个别的什么借口先以三公外放一阵子,或者病休。

其他刘备阵营被迫入主中枢的高官,比如刘巴这些有不可替代战略才华的,也得想办法纵然挂名大司农,平时也得绝大多数时间回长安。

最多只有管宁这种只懂礼乐仪制的、命不值钱的官员,要继续当太常卿就当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