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攸这番话,非常中肯,就好比一个程序员在搞不清原理的情况下,也不妨碍他按照面对黑盒的心态,来直接调用其功能——不管袁术内心怎么想,至少利用这个变量的方法、手段和效果是不影响的。

没必要知道黑盒的内部原理。

刘备听了荀攸的解释,也又宽心了一些,知道伯雅贤弟并不是觉得他和荀攸的商议不可行,只是没搞清楚敌人的动机心里藏着事儿。

刘备拍拍李素肩膀:“伯雅你也太多心了……天下万事万物,岂能都穷究其本心。适可而止就是了,有闲心多想想这几日的决战。”

李素没有回答,继续拿着法正的秘奏反复看,又看了其中写的李儒让李应调兵董承、李别回长安、增新兵调防、协防蓝田峣关,种种细节。

李素其实什么都不知道,但架不住他知道“历史人设”,所以看到了李儒这一系列操作,最后从结果逆推来看,似乎是董承、李别、段煨三人,都强化了在长安中枢的军事存在、强化了在中枢的武力权柄……

于是,一个自然而然的念头,就从李素脑中冒出来了:不管这事儿是这三人里谁暗中促成,甚至是给袁术带话、引诱袁术了,至少这三人是袁术入侵的直接受益者。

受益者,就有动机去促成。

而段煨是历史上最后杀了李傕、护驾的功臣,算是西凉军中可以争取的忠义之士。

董承则是历史上护驾东归的外戚,也有后来的据说衣带诏事件。

李别倒是不可能,他就是李傕的侄儿,铁了心跟李傕一条道走到黑的。

段煨和董承,都有动机!可段煨人在安定,跟李傕、郭汜一起带兵在军前,他本人没有机会,难道是他手下还有什么实权的、想搞事情的部将?

或者,就是董承了!董承的嫌疑,比段煨更高。

李素想了半天,心里有了点成算,但他依然没法把自己的想法告诉刘备,因为他没有证据,他也不能直接拿先知先觉当证据,甚至都说不出推演的过程。

就在李素觉得这事儿就这么过了、别再揣摩,有多少黑盒功效就用多少,他的脑子里忽然又是灵光一闪。

“我真傻!我干嘛要告诉刘备是董承嫌疑更大、是董承想搞事情呢!既然我没有证据也猜不到,我就鸟枪法广撒网嘛!我直接告诉刘备,董承、段煨都有嫌疑,那不就行了!这样说不定还有利于离间段煨,在李傕郭汜与咱的决战中直接倒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