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将军,我家将军愿意跟贵军谈妥和睦的条件。如果贵军能够暂缓几日攻城,而且让我家将军能将嫡系兵力北渡渭河撤走,而且贵军撤去赵云的骑兵、让出街亭隘口,让我军把守街亭,安然通过撤往武威郡。

我家将军愿意不与李傕、郭汜同心,而是离开右扶风,与我家少将军张绣、宣义将军贾诩合兵,不再踏足关中,不知关将军可否代表汉中王答应?只要防我军走,陈仓城自然是贵军的了。”

关羽摸着长髯,眼都没睁:“放肆!张济杀害我嫂的堂兄,要想活命,唯有交出兵权、给他个秩两千石的闲官,安度晚年,已经是最大的恩赐了。还想保留兵马、将来再割据一方、危害朝廷不成?

何况还要我军让出街亭要隘,这名义上是确保张济可以翻越陇山撤回西北,可焉知他不是想趁子龙撤围后抢占险要、接应郭汜在陇西的兵马回关中?这条件没有商量,要保住品秩、家财、性命,必须立刻投降!否则等我军攻城器械完备,便是破城之时!”

第411章 关云长水淹陈仓

关羽拒绝了让张济保留兵权、全军撤回大西北观望、让出陈仓城的条件,张济出于担心和犹豫,也就只好断了求和的念头,一心死守了。

没办法,双方都有各自的顾虑,都有不肯相信对方的理由,命门是不能随便交给敌人捏着的。

尤其是张济和关羽,对于“如果陈仓城严防死守,究竟能守住多久”这个问题有重大的误判分歧,这也就导致张济不能很好的评估自己手上的筹码究竟值多少钱,开出来的谈判条件落在汉军眼中也就显得漫天要价非常可笑了。

谈崩之后三天,一切倒也安妥,关羽一边在西门外继续像模像样组织破坏外围工事,打造攻城器械,一边在东边张济觉得不可能主攻的方向上,也偷偷趁夜施工、安排舟船调度兵力。

初四初五两天的战事没什么好说的,除了破坏工事,就是喊话攻心,一些对防守方士气非常不利的流言,也随着攻城者的喊话、以及用强弩射进城散发的小纸条儿,渐渐流传开了。

张济一开始没注意搜缴攻城部队射进城里的箭上绑的纸条,后来发现军中乱传话,才意识到统一人心的重要性,派出亲兵队搜查,反而愈发闹得人心惶惶。

诸如这般的流言,在城内疯狂传播:

“听说了没,之所以城东被淹了,而且水越来越深,都漫进渭河了,根本不是什么春雨、融雪凌汛,就是西汉水改道了!”

“西汉水改道了?西汉水是哪儿,咱没听说过啊。”很多普通士兵都没什么文化,凉州兵也没去过蜀地,压根儿不知道西汉水是什么河。

不过只要一群士兵里有一两个什长之类稍微认识几个字、或者知道点历史故事的,就能把这个疑问解开:

“听说原本是从汉中流向陈仓、就从咱这儿流进渭河的。还是吕太后那个老娘们儿,在她跟高祖的大儿子惠帝死了之后,母鸡打鸣掌管朝政,还违背了高祖皇帝‘非刘姓不王’的白马盟约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