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云已经高声大吼:“鲍隆!在此等候你多时了,敌军听着,你们都尉已经中了我计,即将被我军各个击破!泠道县城里的刘度,是不会来救你们的,也不可能知道你们此刻正在这儿跟我军野战的消息。等刘度知道的时候,鲍都尉,恐怕你的尸首都已经凉透了。”

鲍隆也算敬畏赵云威名,始终不想跟赵云单挑,但是被这样嚣张激怒,也是有点受不了了。何况他要鼓舞士气:

“赵云休要胡吹大气!本都尉何曾中你的计!你所谓中计,就是让八千雄兵跟你两千人野战一场,就算中计了么?弟兄们给我杀!敌军只有两千人,赵云再勇今日也必然死于我军刀下!”

鲍隆全靠反复大吼强调赵云人少,勉强靠着“欺软怕硬”的心态吧郡兵们的士气鼓动起来。大伙儿也不是真想奋战,只是本着“要站在人多势众的一方”的念头,乱糟糟对着赵云军冲了过去。

赵云冷笑一声:一直羡慕三年前张飞在阆中、宕渠战役,利用山势险峻之处,以少量兵马歼灭了张鲁最后残部的负隅顽抗。今天,自己总算也捞到这么一个表现机会了。

这些荆南军的军官,果然是一点大战役的实战经验都没有,完全不知道“山道上交战,兵贵精不贵多”的粗浅道理。

在那么狭窄的地方,兵力多你也没法第一时间投入、展不开啊。人多一方正面宽度宽的优势,也就荡然无存了。

而且赵云今天是提前在此驻扎以逸待劳,鲍隆是赶了三十多里山路过来,部队都是步行行军,体能消耗也不少,稍微拖一会儿就能见分晓了。

两军很快进入弓弩的射程,列阵而待的赵云军立刻弓弩齐发,轮番上前放箭、退后装填,弓兵因为射箭频率快,只分两组抛射。而弩手装填较慢,就分了三四组,秩序有条不紊。

赵云敢带着两千人就翻山绕后,这些士兵的质量当然是最好的,其中的伍长、什长基层士官,都是当年关羽从九江、广陵招募来的丹阳兵老兵了,跟着刘备军征战了五年之久,活下来的个个经验丰富战技精锐。

哪怕是普通士兵,也都是后来的板楯蛮或者荆州本地武陵蛮士兵,山地战技术非常过硬,而所用装备又比其他军阀的山地兵好太多,至少也是精铁打造的铁蒺藜骨朵或者战斧,再配上皮甲大盾,弓弩配给量也足。

其中的板楯蛮士兵,都是张鲁被杀的时候就被刘备招募从军的,有三年以上职业从军经验。而武陵蛮是关羽当初平夷陵、武陵后就立刻招募从军的,至少也当了两年的兵。

鲍隆的冲锋部队被堵在左有牛轧岭、右有云雾岭的山口处,结结实实挨了好几轮箭雨,被射得血流成河,沿着谷道往下淌。全靠看到赵云身后那一彪人马似乎规模不大,才硬撑着没崩。

可惜就算冲到了赵云身边,赵云把弩兵往后稍退、继续抛射,前排用斧盾兵锤盾兵一顶,照样阵线纹丝不动。

赵云本人沿着山口往复冲杀,使用刀盾短兵的零陵山越族郡兵根本近不得身。

这些山越蛮兵的远程武器威力也不行,跟南中蛮和武陵蛮一样,他们也是靠淬毒提升远程兵器杀伤力的,因为当地用竹、绳制作的软弓穿透力根本不行,只能是“物理伤害不够法伤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