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刚刚吩咐安排了没多久,斥候还没出城呢,果然鲁肃那边的信使先来了。

“快请!”刘备立刻让报信的人进来,劈头盖脸就问,“可是叛军攻打散关?战况如何?子敬守得住么?”

信使:“回禀主公,鲁长史以千余民夫守关,并陆续征调周边屯田壮丁及河池县兵。幸赖散关狭窄,敌军不易展开,暂时还能坚持。第一批攻关敌将有董越、樊稠旗号。

但鲁长史说,散关军需积贮不足,士卒伤亡也不易补充。而且距离敌军的根据地陈仓又太近,敌军补给军粮与攻城物资太过便利。他目前只能保证坚守十日,如若主公觉得不够,他只有尽力多拖,但实不敢保证坚守半月。”

刘备口中发苦,不忍责备,呆滞良久只是叹息:“辛苦子敬了,如此新丁残兵,能在精锐西凉军手下撑十余日,确实不易。那他可有说后续打算?”

信使:“鲁长史恳请主公同意他十日后撤退,并且将散关县与河池县的秋粮提前收割、以当年右将军在右北平制作‘碾转’之法提前贮藏。并且将散关剩余物资藏匿、用尽,然后退守河池县。

另外,恳请右将军与驻阴平沓中的南匈奴单于联络,以重金求其出战协防河池县,以免集中到河池的北伐物资落入叛军之手资敌。如此,则可缩短我军补给,延长敌军补给,退守阳平关争取时间。”

刘备听完,直接点头赞许:“妙计,子敬不愧有守关名将之才。大散关确实离陈仓太近了,敌军只有五十里粮道,兵势自然锐气。反而是我军在前线备战不足,要翻越大半个秦岭增援。如若坚壁清野快速后退,把敌军粮道拉长到三百里,让他们攻阳平关,把握就大多了。准了。”

第316章 连敌人是谁都没搞清楚

三天之后。

陈仓西南五十里,秦岭山谷大散关。

关内关外之人,心情迥然相反。

已经忐忑了数日的鲁肃,终于收到了刘备和李素遣返回来的信使,表示同意了鲁肃的防守方略。这让苦苦支撑的鲁肃终于吃了一颗定心丸。

允许有计划、有节奏地节节后撤放弃大散关,防御战就不至于一下子崩盘。

剩下的就是拖时间了,就硬拖。

拿到回信之后,鲁肃首先拿给原本法正麾下那些散关县的县尉、小吏们看,再给麾下那些临时提拔的曲军侯、屯长一一交代,告诉他们援军即将到达的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