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话分三头,终于轮到最后一头。

李素派出信使,打探荆州军消息时,带着五千丹阳兵东征的关羽,也终于肃清了荆州南郡的秭归周边诸县,进一步东进,抵达了宜都和西陵。

宜都就是后世的湖北宜昌,是长江三峡的出口了,前述的秭归则是在三峡的其中两个峡之间。所以到了宜都,荆州本地忠于董卓、或是被董卓新任命的郡守们,抵抗也变得激烈了起来。

荆州之地,尤其是荆南,自从桓灵年间就多有宗贼豪帅,这也是历史上刘表刚上任时无法赴命的重要原因之一。这一世,刘表跟关羽达成默契、默许关羽割走宜都和武陵,也是要换取关羽干掉宗贼豪帅。关羽反正有兵力,正好在刘表和袁术之间左右逢源,反正只要动拳头就能捞到的好处,他就捞呗。

这些宗贼豪帅才不管什么讨董不讨董,他们只管站什么立场才更容易保住自己的一亩三分地继续当土皇帝。所以如果外来户是讨董的,他们就要拥董把外来户赶走。外来户如果是拥董的,他们就假装讨董,依然把外来户赶走。

所以,当关羽抵达西陵的时候,荆南最大的宗贼张羡,和董卓几个月前任命的武陵太守金旋,就报团取暖,开始抵抗关羽。

第231章 够浪才能引诱敌人来越塔

刘表到来前的荆南,并不是一片权力真空。

恰恰相反,这里的格局,比别的地方更为前所未有地弱肉强食、不按官场规则套路出牌——

原因也很简单,因为中平四、五两年里,长沙郡爆发了区星之乱,波及了荆南四郡。虽然朝廷任命了孙坚为长沙太守平叛,孙坚也越境把其他三郡的反贼杀了,但朝廷原本派到这些郡的地方官也都被反贼杀光了。

灵帝在黄巾刚爆发的中平元年,就听何进之劝、下达过“令地方自行备御”的诏书,而稍微懂点这道诏书解读的人都知道,这意味着朝廷要默许一切通过讨伐反贼壮大起来的地方自卫武装的利益。

这就是荆南“宗贼”势力的由来。

荆襄九郡,南四郡和北五郡,在区星被灭的那一刻,已经进入了两套逻辑。北五郡强的是世家,南四郡强的是土豪。

于是乎,荆南除了长沙以外的其他三郡,最近三年的地方官,几乎都是表荆州本地人担当,朝廷也只能顺水推舟承认地方上的自表。

张羡,就是荆南宗贼的头号人物,历任桂阳、零陵太守。虽然如今名义上只管零陵,但实际上桂阳郡也听他的调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