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死!本来只是想循序渐进,刚走一个李素,就用大义名分挤兑住董卓。可怎么就在李素走的同时,那么多战友也跟着走或者被董卓威胁、拉拢了?这节奏不对啊。”

丁原就像一个原本打算稍稍挨一刀、换取一个正当防卫的正义名声,然后反杀的懂法之人。

但尺度没算好,让一刀制造借口的同时,董卓居然野蛮地连砍三刀。自己都快丧失战斗力了,就算抓住了正当防卫的大义名分,也已经失血过多砍不动了啊!

董卓这厮不讲武德!不愧是禽兽野蛮人啊!

不过,董卓倒也没有立刻动手,他不在乎再等两三天,等他的两万主力彻底控制雒阳。

李素不会等董卓控制局面的,他已经把蔡邕蔡琰、还有甄家的二公子和那群小姐,统统安排好了,明天一早就出城,走崤函道去长安、陈仓,回汉中。

之所以要挑这个日子,李素也是算好了的——他希望董卓的两万后军已经出了函谷关,离开弘农郡进入河南尹后,李素自己的人才离开雒阳西进。

因为只有这样,他才可以尽量避免不必要的麻烦,不在狭窄的崤函道里跟董卓军主力正面撞见,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嘛。

不过,他没想到的是,就在离京前夜,何太后再次召见了他,幸好只是临时给他一个使命,而非强行留他。

李素和赵云忐忑地赶到宫里时,看到的何太后已经比四天前憔悴了不少,似乎心中害怕以泪洗面。但她已经没有实力对抗外朝的众多复杂决策了——她如果再想留李素,就不仅要说服李素,还得对付丁原他们的共同决策。在身边懂政治的宦官一个都不剩的情况下,太后一介女流根本不可能操作。

何太后幽怨地说:“李卿,赵卿,京师真的不会被董卓搞乱么?这几天,我愈发心神不宁,朝中犯错被调动的旧将,是不是很多?本宫还能信谁?”

李素只好耐心搪塞:“请太后宽心,若是太后实在不放心,将来我们完成了招抚刘焉的使命后,自然还会入朝效力的。”

何太后凄然一笑:“我虽读书不多,却也知狡兔三窟,这几日,宫中宫女又有一些失踪了,宦官剩余不足十之三四,宫禁宿卫也是漏洞百出!想追责都不知问谁,长秋官自赵忠以下,全部被袁绍杀了——

所以,我今日已经跟司徒求情,让万年公主就藩封邑吧。李卿,我要你护送妙儿去长安,反正你也要带兵西行了。”

何太后就一子一女,儿子是天子,那是跑不了的。女儿的封地万年县,在长安所在的京兆尹,大约是新丰县更西北一些的地方,距离长安大约一百多里地吧。

她显然是基于母性的紧张嗅觉,尽量狡兔三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