俘虏心灰意冷,赵云原本是压着他跪下的,他也不怕死了,改为往后一倒,箕踞坐在地上叹息:

“杨奉素来贪财,一步步走到今日,因小失大,还有什么可说的。人性嗜赌,一至于此!下注越来越重,越来越舍不得放弃,要是两个月前就听我的,不要那十几万石盐,如今休说上党,便是太原都能回了!”

听了这番叹息,李素倒是稍微动了几分留那人一命的念头。

虽然说话很通俗,但这俘虏应该有些见识,至少能看明白“沉没成本”的朴素道理。

很多人下注之后收不了手,就是舍不得沉没成本。

“看你还算有几分见识,再给你次机会,现在肯降,饶你不死。”

俘虏喘息了几口,似乎想明白了一些,颓然重新跪号:“在下徐晃,本郡人士。杨奉贪婪自取灭亡,我也算对他仁至义尽,将军肯移走于夫罗、赦免从贼百姓,晃愿降。”

李素点点头,并没有因为他是徐晃就立刻给他许诺职位。

既然是兵败被俘就要有兵败被俘的样子,让他慢慢爬,绝对不能因为历史上徐晃算名将,就坏了赏罚分明的军纪。

不过,关羽却在旁边向李素建议:“伯雅,大哥的三万人马,至今我只调遣了两万五千人来河东,还有五千在泰山时新附的青州兵,我后来改变主意,让他们回东莱,归子义节制——

我也是在河东征战数月,发现此处兵源悍勇,尚在青州兵之上。白波既平,降者数万,从中选出数千精壮年少、品性可塑之徒,还是可以的。我见这徐晃在杨奉麾下时也颇有权位,就让他从俘虏中招募五千人,为我军所用吧。”

李素这才知道,原来刘备和关羽最后对于带入川的三万部队构成有所调整。

不过这么一想也没什么问题,并州兵的素质向来也是不错的,而且不像青州兵入川那样千里迢迢背井离乡太远。

反正东莱那边太史慈也已经升任别部司马了,那五千人留在东莱本地归太史慈防守用,也算是就地取材。未来辽东和东莱各留五千兵力互为犄角,也更加安全些,可保乱世中至少十年无人敢觊觎。

李素便用商量的口吻跟关羽交代:“那就依云长说的办吧,不过有两点,第一,只有五六天时间筛选整编俘虏了,我们上元节前后就要陆续开拔、由蒲阪津入渭水。

第二,就算能从俘虏中选出五千可用之兵,到时候还要辛苦云长自领,不可由原本的白波军校统领。至于徐晃,如若肯帮忙整编新军,也算将功折罪,但此功最多只能暂授屯长,将来如若果然作战骁勇、新编河东兵军纪严明,可酌情再授曲军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