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瑾诸葛亮,在父亲死后守孝也得守三年。

李素也怕过多干预诸葛亮的成长会让诸葛亮跑偏,所以最稳的办法就让他和糜威一起跟着大哥学基本功。读三年书再谈别的。

诸葛珪眼神中闪过最后一丝高光,灵台空明地一笑:“辽东麋子仲派子请李校尉教导?怕也是质子吧。呵呵,李校尉倒是爽快人,知道我快死了,连这些话都不避着我。

好,有这话我就放心了,李校尉,劳烦您请我那些不肖子女进来吧,我最后交代他们几句。”

李素这才把那些不能听少儿不宜谈话内容的少年少女带回来。

诸葛珪也很仗义,不该在孩子面前说的秘密一句都没提,只说:“子瑜!李校尉肯给你俸禄,聘为西席。往后三年,你就教导弟妹们,以及糜竺的公子糜威一起读书。三年之后,能否出仕,就看你自己是否长进了。”

说完,诸葛珪一一摸了孩子头发,欣慰断气了。

第137章 官场斗争果然来了

诸葛珪写临终遗表时的神思清醒状态,显然是回光返照的特征。

所以等心事已了、智谋枯竭之后,瞬间去世也并不奇怪。

诸葛兄弟姐妹都是有所心理准备的,见状大哭举哀。

诸葛瑾年纪最大,知道不能光哭,旁边还有客人呢,所以哭了一会儿之后强忍悲痛跟刘备商量:“将军,瑾知将军迫于朝廷法度,在乌苏死后将不得不率军撤出青州。

不过,地方毕竟未宁、此战溃军尚且四窜,能否请将军将大军借口安民迁延半月再走?若能如此,却是公私两便,瑾也能尽快料理家父后事。”

说到底,还是大汉朝的孝道礼法太坑爹了。

诸葛兄弟死了父亲,就算再事急从权,但现在毕竟不是叛军直接围城的状态,要想不落人话柄,停灵七天、做完头七再起灵那是必须的。

想想看人家顶级大户富贵人家,都是做七七四十九天到断七的,只做头七已经是简陋到不能再简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