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二,竺长子威,如今年方八岁,竺还另有一子年仅三岁,不便远行,愿以长子随府君奔走,还乞以伯雅先生善教导之。

其三,竺有幼妹,今年已十四,堪奉箕帚,念府君要避朝廷猜忌,则不能以正礼结亲,便秘密送至府上,以婢妾秘宠亦是无妨。前述助军钱财,也当秘送奉上,便算是犬子拜师伯雅先生的束脩之礼、及舍妹侍奉府君的妆柩。”

糜竺这一世的姿态,俨然摆得比前世更低。

没办法,谁让这一世刘备本来的地位就更高了呢,他的辽东太守也是自己打出来的,等于是本身就爬上了三分之一个州牧的权位。

糜竺作为一个跟着刘备混功劳得官的人,也只有出更多的钱,并且把妹妹陪嫁得更加卑微——刘备要防的就是让外人看出他和糜竺有联姻,所以糜贞连妾的名分都暂时不能有,以免让外人看出这里面的y交易。

估计真要是得走这一步备胎棋时,至少要等少帝被董卓杀害之后,糜竺也扯起讨董旗号假装喊一喊,然后才能慢慢暴露他妹妹给刘备当妾的事实了。

至于钱,糜竺家原本是拿不出三个亿的现钱的,按照原本的历史,糜家的总资产估计也就三四亿,还有很多是固定资产。但这一世糜竺不是提前搭上了刘备,额外做了那么多平辽东过程中的贩马生意,还有处理叛军掠夺赃物的销赃生意,这才快速滚雪球到突破五亿家产。

多赚了一两亿,糜竺才敢说献出大半家产时给三个亿助军。对于长久得到一块自己稳固说了算的根据地,并且赢得刘备这么那么有前途的英豪的最高友谊,糜竺觉得哪怕三个亿也是掏得值的。

当然了,前提还是那句话:这套应对最坏情况的备胎方案要到不得不用的那一天。

……

跟糜竺推心置腹商量好之后,刘备也算心中一块石头落了地。

临走之前,刘备还额外关照了一句:到时候如果朝廷真破格任命糜竺主持辽东工作,具体官职该给多少钱,糜竺自理。

对于这一点糜竺当然毫无异议,还表示都是应该的,哪怕翻倍给,只要能走通门路得到任命,都行。

此后半个月,刘备就在辽东各地巡视民情、查漏补缺、休养生息。

这期间,他也略微动动筋骨,稍微整顿了周边东夷。但发现诸部东夷都很菜,根本没什么好打的,刘备一句话就服软了。

就以高句丽为例,刘备深入了解了一番之后,才知道高句丽如今才三万多户、十几万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