毋丘毅心中一喜:“郑宝不知道你找过刘晔?他没有起疑吧?”

鲁肃:“郑宝对刘兄监视甚严,有人造访他应该是知晓的。只不过……已经多年没有人图谋郑宝,他多半以为我是帮助都尉打探价钱的。”

毋丘毅一愣,觉得好像确实是这么回事。

郑宝虽然是豪酋,但更是商人,商人要贩卖兵源,就要允许自己的手下不停接触外界交换行情。

哪能疑神疑鬼不许潜在买家问价呢。

毋丘毅狐疑不定,觉得头皮有些发麻。

跟郑宝再联手,挑拨空间已经不大,就得忍受郑宝的高价,还不一定买得够人数。

如果跟郑宝翻脸,毋丘毅这次来只带了三百本部兵马、加上李素有几乎忽略不计的二十骑亲兵。郑宝的兵马原先就至少是五千以上,跟孙坚联手扩张了一波之后,说不定膨胀到近万人都有可能。

想直接灭郑宝收降其众,何其之难。

毋丘毅唯一的优势,就是他手上握着何进的钧命与刘虞的调令。如果以大将军的名义扶持张多、许乾的话,倒是有可能撺掇这两家郑宝的手下败将作为前驱卖命。

只是这些豪酋多半狡猾,肯出几分力就不知道了,如果只是打打顺风仗的货色,用处就不会太大。

思前想后,毋丘毅虚心求问李素的意见:“李别驾,你以为如何?我们当联郑宝,还是联其余弱者、赌一把瓜分郑宝的大功?”

李素不是很懂军事,也不敢乱说:“素不知兵,不便代为决策。此事得先看都尉觉得,需要多少兵马,才能击破郑宝?

知道我方所需的实力规模,我才好帮你算算,要如何拉拢分化,才能凑够破敌所需的势力,如果实在凑不够,也就只能联合郑宝、忍受高价了。”

李素这番建议就说得很稳,而且无论毋丘毅也好关羽也好,听着都很舒服。

毕竟当将军的没一个喜欢文人对作战方略指手画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