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视线回到四月上旬的雒阳,也就是刘虞即将被朝廷内定为幽州牧、但还将定未定的时间点上。

当时,大将军何进假借天子名义、征发羌渠单于援军的第一道矫诏,其实已经发出了半个月。

这也并不奇怪——刘备和李素上洛告发反情是二月底的事儿,三月初陶谦的急报也到了,所以当时何进就已经开始着手征发南匈奴援军。

何进那封矫诏的内容,甚至还是袁绍帮他出谋划策的。

不过袁绍文笔不佳,所以他只提供劝诱思路,至于具体措辞,当然是何进的主簿陈琳写的。

然而,陈琳文笔再好,也掩盖不住袁绍劝诱理由的苍白枯燥。羌渠单于一开始并没有搭理袁绍,借口说如今春荒匈奴军需物资储备不足,得等秋草马肥才能南下。

这显然是准备观望风势、拖一拖再说——历史到这儿,并没有发生任何改变,因为原本历史上羌渠单于也不是那么好说话,你朝廷一征召他就屁颠屁颠来的。而是磨蹭了小半年、熬到当年秋天才勉强南下。

何进与袁绍吃了瘪之后,觉得很没面子,又调集不到人马,就把锅甩到了即将调任幽州牧的刘虞身上。

何进亲自请刘虞喝了顿酒,又跟袁绍一起软磨硬泡,说他们实在没办法了。如果任由他们的节奏来征发,那就等秋天再指望南匈奴援军吧。

要想提前,就得刘虞动用自己的个人威望和人情,亲自给羌渠单于写私人信件求援,跟圣旨一表一里推动这事儿——何进其实也知道,刘虞的个人威望,在羌渠单于那儿比汉灵帝的圣旨更管用。

刘虞推辞不过,只好暂时把这事儿记下,搁在自己的待办事项里。

而何进也没亏待刘虞,因为第一时间征发羌渠单于不顺利,作为交换条件,何进就给了刘虞手下一些武官官职的空缺名额。默许刘虞上任州牧之前可以任用心腹,征辟一名校尉、数名都尉与军司马,再在全国范围内自行征兵一定规模,到时候一起带着去幽州上任。

这才有了后来刘虞派遣都尉四出、征发丹阳兵等精兵的编制配额。

……

被何进甩锅之后,刘虞回府就开始为他的调任做军事准备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