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李素便将计就计说道:“卑职不敢怨谤朝廷,只是刘县尉待我,恩若兄弟,我颇为他的遭际不平罢了——

他不得不弃官,说到底,还是朝廷严禁地方官员越境追击乱贼这条法度太过昏庸。形同将忠臣良将捆起来、任由反贼先动手。难不成张纯不杀回中山郡境内,中山都尉便不能主动出击、到涿郡追杀张纯么?天下焉有是理!

中平元年,黄巾贼初起之时,大将军请陛下降诏、允许地方自行募兵备御。可这天下乱贼越来越多,那条善政为什么就不能再进一步、允许官员越境剿贼呢!”

曹操不由被李素这番看似热血上头的话逗笑了:“这想法很危险啊!朝廷自有朝廷的考量。越境击贼、给地方刺史主动出击的调兵之权,这种事儿,牵扯太多,岂是尔等小子想得明白的!”

“卑职年轻识浅,见事不能通观全局,只见眼前利害,让曹公见笑了。”李素假装人畜无害。

李素说这番话,那也是经过话术精心设计的。一来是向曹操展示自己的胸无城府、好让曹操将来一直觉得他是个直来直去的人。

另一方面,也是有枣没枣打一杆子,想把“哥就是支持朝廷允许地方官员越境击贼,我目前手头的相关事迹、素材,也能有助于推动这个目的”的人设,在小圈子里慢慢扩散出去。

曹操知道这一点,或许没什么用,但曹操也有他志同道合的朋友,和认识的人脉圈子。

万一曹操圈子里,还有别的朝廷大佬,如今也在谋划这事儿,然后一拍即合、想把刘备和李素当成马前卒棋子利用呢?(当然李素和刘备肯定不会白白给人当棋子,他们是要各取所需得到好处回报的。)

多个中介渠道多条路嘛。

李素的功课果然没有白做。

一路上,两人青梅煮酒骂朝廷,有一搭没一搭瞎扯淡。

扯着扯着,曹操忽然冒出一句:“你刚才那种想法,倒是跟朝中某些耆宿老臣颇有暗合之处。”

李素微微有些期待,表情语气不变地反问:“哦?还请曹公教我。”

他本想说“愿闻其详”,但愿闻其详就显得太过于淡定了,反而容易漏出破绽——曹操的地位比他高那么多,跟他说点事儿,哪怕是出于尊敬的捧哏,李素也该表现得积极一些对吧?

双方尊卑有别,可不是谈判专家与歹徒的平等闲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