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5页

那位获封秦王的左梦庚回到武昌后,一件正事都没干,光顾着修建他的秦王府,真是治府壮丽,日费千金。而武昌城由于他爹左良玉的纵火及屠城,存活百姓不过几千人。

江南奴变之前,弘光朝的财政收入其实就很困难,当年潞王登基之时准备发恩诏减免赋税,以换取百姓对他这个远支宗王入承大统的支持,从而争取民心。

可是这个建议却被实际把持朝政的史可法给拒绝了,史的理由是“天下半坏,岁赋不过四百五十余万,将来军饷繁费,则练饷、剿饷等项不可除也。”

史可法的意思是崇祯年间的三大饷都不能费除,除了辽饷变个名目,练饷和剿饷原封不动收取,此外还要征收加税。

只有在南都管不到的地方,史可法才慷慨的上书为这些地方请求免税,如山东,如河南。好比弘光登极诏书中那条“自弘光元年始,山东钱粮全免三年,北直钱粮全免五年。”

也就是江南富裕,能够支撑弘光朝,否则这弘光朝打建立起,就要面对崇祯朝一样的下场。

可如今江南经大奴变,地方糜烂,南都财政几乎入不敷出,因此左懋第提出立即北伐的主张纵然得到了很多有识文武的支持,却因为无钱而让北伐一时难以实现。

更要命的是,弘光朝不光是四王的四镇兵,此外还有康王孙武进部、凤阳总督马士英部,又有江督、安抚、芜抚、文武操江、郑鸿逵、郑彩、黄斌卿、黄蜚、卜从善等八镇,共兵又是二十余万,计饷二百四十万。

四川那边又遭顺贼攻击,处处要钱。

说得难听点,南都现在就是个烂摊子。

所以管国库的户部直接说道:“今天下兵马钱粮通盘打算,缺额至二百二十五万有奇,户部见存库银止一千有零耳。”

言外之意,北伐也好,守江也好,户部反正是没钱的。

民间对于北伐也罕有支持,有人作诗称:“一年血比五年税,今岁监追来岁银。加二重头犹未足,连三后手急须称。可怜卖得贫儿女,不饱奸胥一夕荤。”

真可谓是内外皆忧。

因此陆四分析以弘光朝现在的局面,倒是可以让他多喘息一阵。因为弘光朝喘息越多,内部矛盾就会越大。

而他隆武帝现在要做的是除了内政民生外,就是往南明那边大发喜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