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4页

因为,陆四对此人评价不高。

客观来讲,于成龙一生的确廉洁奉公,堪称官吏榜样。

只是,陆四认为此人无气节,并且是典型汉奸。

原因是顺治元年清廷刚入关,天下未定,明社稷未亡,于成龙身为崇祯朝副榜贡生,却迫不及待参加立足未稳的清廷科举,由此可见其钻研仕途之心已远甚家国情怀及民族气节。

老话讲吃人嘴短,拿人手软,于成龙在崇祯朝虽没有中举,可也享受会试资格,并且也领取山西地方对举人的优待,却在胡虏入关国家危难之时,同诸多汉奸一般选择为胡朝效力,单这人品就差了许多。

当然,人各有志。

这世间,可以说多数人都是随波逐流,不愿为国家与民族奉献自己。大概就是贼来降贼,虏来降虏,一切只为自家利益,其它的与他无关。

可惜选择仕清的于成龙学业实在太差,连考十几年都不得中,直到顺治十八年才以国子监生得以出仕,而其出仕的地方广西罗城刚被清军占领,境内仍有众多抗清义师。

于用所谓“治乱世,用重典”的方式严酷镇压抗清义师,大搞株连,残酷对待义师及其家眷,制造多处无人区,名声有如“剃头”,这才靠着所谓地方安靖的政绩受到清廷派在广西的巡抚金光祖认可,从而扶摇直上,最终官致清廷两江总督,留下天下第一廉吏的美名。

纵观其一生,大致也就是两事。

一是清廉,这点陆四也不得不承认。

二是镇压反清力量,初任广西知县,后任武昌知府,二任皆以镇压抗清军民为政绩。

如此,一个汉奸的评价,于成龙也是当之无愧的。

事情也不矛盾。

汉奸也有清官,贪官也有忠臣。

自古如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