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0页

不管从哪个角度来看,这三人都没有拉拢价值,而之前高武负责的情报体系重点关注及拉拢收买的要不就是手握实权的官员,要么就是江南有名声的士子,因此对这种不入流的小官是压根不接触。

因为,这种不入流的小官对局势根本无助。

不曾想,远在千里之外的监国却对三个不入流的小官吏无比重视,且亲笔题写三人姓名交间道快马专人送达。

这可是高武收到的第一封监国亲谕,哪里敢怠慢,立时便带人赶往江阴。

江阴这地方,高武是很熟悉的,因为他曾在这个地方活动了好几个月。不仅是帮助“削鼻班”在江阴开设分坛,架构组织力量,还一手推动江南大奴变导火索的徐有量造反。

为了扶持徐有量部,高武可是厚着脸皮向江北的程、沈二帅要了不少军械物资。

徐有量聚众起事后先杀了主家满门,之后就在高武这个“高二爷”的支持下率部围攻县衙。

事起仓促,明朝任命的江阴知县林之骥被吓得翻墙逃脱赶往常州府报讯求援。

常州知府宗灏闻讯大惊,急派兵丁300人赶来江阴镇压奴变。

虽说常州派来的官兵人数不多,但徐有量麾下都是没有临阵经验的奴仆,让他们纠合在一起杀主家,分财富,围县衙可以,真拉出去同官兵对战却是半点把握也没有。

徐有量也觉打不过官兵,所以想率部坐船投奔江北。关键时候,高武不得不亲自上阵,带领他从各“削鼻班”分坛调来的百余好汉“裹挟”徐有量部出城对决常州官兵。

高二爷和总坛好汉们的“助拳”让徐有量勇气大振,其部几百奴军也叫煽动得热血沸腾。

最终在高武的部署下,奴军于江阴城外的秦望山设伏一举全歼那三百常州官兵,此战不仅让徐有量的奴军声势大振,也让常州及苏州等地陷入恐慌之中。

因为事先情报显示常州府没有多少官兵力量,所以取得秦望山之战胜利后,为了更好更快的在江南掀起大奴变声势,从而配合南都孙二爷提出的“嚷外必先安内”口号,高武即将奴军指挥权交还徐有量,带人前往苏州、松江等地发动更多奴仆起事。

只是高武前脚刚走,江阴城中却发生巨变。

城中的士绅竟趁奴军出城对付官兵之际,悄然发难将徐有量留在城中的兄弟徐有全等人杀死,然后组织人手闭门自守。

发难的领导者就是没有被奴军杀死的典史陈明遇同训导冯厚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