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1页

更怕万一流寇灭了蛮夷女真,反过来又被大明势力所灭,那朝鲜就更加无脸叩跪天朝上使了。

最后,在两班贵族同国王的几次争论下,才有了为报“丙子胡乱”之仇出兵四千的决断。

李化鲸是草莽出身,对朝鲜人的心理摸的不是太清楚,但他也根本不在乎朝鲜人在想什么,只知道如果他不能在沈阳之战表现突出,当年淮军陆大都督许给他的公侯之封恐怕就再与他无缘。

因此收到辽东总督高杰的军令后一刻也不敢耽搁,到城下后也是二话不说就催促朝鲜兵用火炮攻城,并亲自带人到前沿查看沈阳北门情形,琢磨是不是将他第七镇由“助攻”变成“主攻”,从而能为第七镇正名,也为他李化鲸正名。

草莽绿林、江湖好汉,可不是什么好名声。

第七百零四章 许留守燕京大王为妾

“等会攻城叫那些棒子卖力些,破了沈阳城,总少不得他们好处!”

43岁的李化鲸草草将手中的大饼塞进嘴里,也没细嚼就了口酒便咽进了肚子。

身为镇帅的李化鲸于山东的绿林道上威信很高,当年靠着时任淮军大都督的陆文宗给其的一道委任状,一个月之内便拉起了上万人马,其中骑兵(响马盗)的数量更是多达数千,几乎没有费淮军一兵一卒便将满清势力占据的登州、青州、莱州收复,此后便彻底“洗白”成了淮军大将,所部更是被运到辽东承担“直捣黄龙”的重任。

绿林道上威信之高,除了李化鲸本人重义轻财,豪气云天,年轻时便广泛结交直隶、山东绿林好汉打下基础外,也是因为其族兄李连堂的缘故。

李连堂便是前明崇祯十四年山东绿林起义军的首领,此人又名李青山,屠户出身,在当地颇有名望,身边汇集了绿林不少亡命之徒,一开始只在山东、河北为响马盗,四处抢掠过活,属于百姓眼中的土匪。

然而到了崇祯十四年,李青山听说书人讲《水浒传》时,觉得里面的一百零八好汉都是响当当的英雄汉,又见明朝残酷压迫百姓,北地多是卖儿卖女,甚至人尽相食,于是决定效仿梁山好汉以梁山为根据地,从此再也不抢百姓,而是专抢明朝的漕粮。

举义当日,李青山封兽医艾双双、书生王邻臣为军师,封弟弟李明山为黑虎庙元帅,余城印为临湖集元帅,陈维新为戴家庙元帅,又以族弟李明芳、李化鲸等为前锋十八将。

不过可能是受了《水浒传》中宋江一心想要招安的影响,李青山起义打一开始就没有李自成、张献忠那般雄心壮志,反而就是想让明朝招安他们。对此,明朝方面也是心知肚明,所以地方官府只称这帮人为土贼。

有意思的是,在族弟李化鲸的劝说下,李青山效仿《水浒传》中宋江拦截宿景太尉一事,也拦住了进京的内阁首辅周延儒,请他向朝廷转达招安一事。

当时被清军和李自成、张献忠折腾得焦头烂额的明朝无力调动兵马镇压,为了缓和山东的局势,崇祯便派人前去招安李青山。但双方对招安后授予的官职未能达成一致,因为李青山索要的是山东总兵一职,而崇祯最多只给一个游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