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7页

务实,也是大顺与前朝最大的区别。

对内如此,对外更是如此,从前各朝的朝贡制大顺是不为的,大顺要的是实实在在的利益,什么狗屁虚名,陆四一概不要。

所谓仁义天朝的虚名给本国百姓带来的灾难,前世教训太过深刻。

所以,陆四迅速通过冯侍郎的提案,并将此事交由姜学一具体操办。

并要求今天就将此重大喜事传知能够传知到的所有地方,并要侄孙陆义良马上到工政府去落实观礼台搭建事项,务必要在登基典礼前完成至少可容六百人的观礼台。

当然,为了显示此次登基典礼的隆重性,陆四也要求工政府那边赶紧组织工匠打造纯金、纯银、纯铜制成的勋章千枚,以感谢那些积极捐输来京观礼的地方贤达。

授予何等勋章则根据贤达捐输金额发予,务必做到童叟无欺,人人满意。

同时要求姜学一以行营名义加贤印制邀请帖,帖子最好烫金,气派,使获邀者身心愉悦。

登顺天门近距离瞻仰大顺隆武帝威武之姿的社会贤达最少万两白银,若有需要想与隆武皇帝说上一两句话的,则按一句五千两价码予以落实。

总之,在冯铨方案的基础上,陆四准备竭泽而渔,横征暴敛一回。

反正,能来北京的社会贤达也不会在乎花多少银子。

这些人家中地窖不知埋了多少银子呢。

除交纳白银外,也可折换相对应的粮食或其它实物,总之,交钱方式多样化,绝对让每一位社会贤达充分感受到大顺政权的便利性。

交了银子,也会相应享受大顺政权给予的特殊照顾,比如可以将其摘出“土豪劣绅”名单。

“这件事要速办,顶着压力办。”

陆四将压力担在了姜学一肩上,这位行营掌书记能把典礼事务操办妥当,可以入政务院兼任大学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