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7页

“去争那个虚名做甚咧?北京就是叫他顺军得了去,他姓陆的小子还能骑到老子头上不成!”

张献忠选择第二个方案,因为这个方案对大西最有利。

西北之地能出精兵,这年头兵马才最实在。

甭管姓陆的小子打下北京有多威风,只要西北之地的精兵在张献忠手里,姓陆的小子就别想跟李瞎子一样欺负他。

……

作者注:民间俗话张家长,李家短源于张献忠同李自成争锋。

第五百零九章 誓师东征

汉中望江楼,顺军文武会聚一堂。

“监国有令,晋亳侯李过为兴国公,征西将军!东征期间,陕西军政着兴国公统调,总督以下军政悉归调遣!”

原吏政府尚书,现晋为大顺左辅的顾君恩宣读监国谕令。

第一道谕令便是晋升李过为兴国公,统调陕西军政,节制总督以下文武。此举不仅表示陆四对李过的器重与信任,更是对东征期间陕西军政的统筹安排。

根据昨天的军议,主力东征北京期间,王进才、牛先勇、党孟安、郭登先、白鸣鹤、武大定、牛万才等将领留守陕西。

其中,王进才、武大定、郭登先驻防汉中,有兵两万。白鸣鹤驻防凤翔,有兵9000。牛先勇、牛万才统所部8000将士进驻巩昌府。党孟安、田虎统所部12000人驻西安府。延安等地则由将领李元胤驻防,李部北征之时只有兵马1500人,现收编招降已扩至一万余人。

以上诸将共有兵马六万余人,其中马兵7000余,余披甲步卒近万人,可战之兵约两万人。

郭登先授汉中总兵,白鸣鹤授凤翔总兵、牛万才授巩昌总兵、党孟安授西安总兵、李元胤授延安总兵,其余诸将皆暂授副将衔,统由兴国公李过提调指挥。

顺军原先军制改明朝的五军都督府为五军部,各部设左右都督。又改总兵为总权,副将为副总权,守备为守旅,把总为守旗。将军号有权将军、制将军、果毅将军、威武将军四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