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9页

沈廷扬认识其中几人,如官至翰林院检讨,降顺后被任命为户部侍郎的杨士聪。

杨士聪因为被拷饷了两万两,所以没随李自成西走而是留在京师。但他也不愿意降清,正好他的门生方大猷当上清军的监军副使,所以在方的帮助下离开北京,从海道出发准备去南都,结果在海州被淮军给截了下来。

“也不知都督昨想,不杀不放,养着他们不要钱么?”

左大柱子嘟囔一句,总觉这事不划算。

第二百九十一章 福左、潞右、其余中间

连岛,蒙元海运南方钱粮至大都的必经之地,明朝在此建东海千户所,隶淮安卫。

沈廷扬的水师就驻在连岛,自崇祯十五年算起,他在连岛已经营两年之久,现所部水师有大小海船216艘,火炮100余门,火器千余杆,水兵4800余人。

去年在给漕院路振飞的公文中,沈廷扬称可一次北运漕粮数十万石,并请求路振飞及南都能够支持他扩充水师,募集两万之众加以简练,进可运钱粮供应京师,退可沿江上下习战。

因北方山东境内的运河遭到闯军袭击,漕运不时中断,路振飞有意海运,然而局势发展太快,挑河农夫突然暴动,不仅使淮扬地区尽为“贼”有,路振飞本人也成了阶下囚,海运钱粮至京自是无从谈起。

南都那边,东林举荐郑鸿魁为总兵操江,郑部自有战船若干,肯定不会支持沈廷扬于海州扩军。

尔今,南都不管的连岛水师已成淮军的盟友,钱粮供应都由淮军方面提供,在淮军序列中又称为东海水师。如果说和明朝还有什么关系,可能就是军中仍就竖着明军旗号。

水师官兵中除几百当年东江镇的老淮兵外,多是沈廷扬这两年在淮扬沿海招募的淮民,内中以海州、盐城人居多。

因为多是淮兵缘故,故沈廷扬部对隶归淮军并无多少抵触。可能将领之中对明朝依旧存有忠心,底层官兵却是对明朝毫无好感,原因是他们一直被“官兵”欺负。

欺负沈部的就是刘泽清部将姚文昌。

姚文昌被斩杀消息传到连岛时,水师官兵无不雀跃,都说那姚贼罪有应得。

沈廷扬是重信守诺之人,既与淮军都督陆文宗有约,加之淮军第二镇进驻海州,而且陆都督对水师十分重视,欣然表态全力支持水师扩编,做到要银子给银子,要人给人,所以明知封锁海州区域会让江南无从知晓北方真实情况,沈廷扬还是执行了这一命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