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6页

跟随多铎南下后,高杰旧部也充当了为满清卖力杀戮的前驱,扬州和嘉定都有他们的身影,双手沾满江南人民鲜血。

但陆四知道这帮人不是主犯,因为主犯是满清的豫亲王多铎,大学士范文程,汉军旗梅勒额真、兵部尚书张存仁。

高杰被诱杀后,史可法虽调停了高杰部下和黄得功的矛盾,但自始至终没有将这支流寇出身的兵马视为明朝真正的官军,这从他不肯认高杰子为义子,反叫提督江北钱粮的太监高起潜做人家义父就能看出。

在清军大举南下,南都无有任何援助,阁部又“歧视”的情形下,高杰部将只能降清,被迫替清军充当南下急先锋,此后成为清军屠杀的帮凶。

这是满清的用人手段,也是陆四的用人手段。

满清驱使绿营,陆四驱使降兵,目的一样,手段一样。

区别在于满清为了让降军忠诚逼迫他们大量屠杀江南抗清百姓,陆四没有,他只是在淮军创建早期逼迫降军自相残杀,从未驱使他们屠杀平民。

鉴于淮军自身实力的弱小不足以独力抗清,那么将原本的“绿营”收入淮军,通过“淮涨清消”的手段削弱满清南下的实力,自然成了陆四的既定方针。

说白了,陆四连刘泽清的部将都愿意收编,自是不会放过高杰这帮人。并且,对于收编高杰的迫切远甚于刘泽清的部下。

陆四前世,一个很值得重视的现象,那就是刘泽清的部将只有一个张国柱反清,而高杰的部将却无一例外全部反清。

他们或直接反正归明,或参与此后的“三藩之乱”,结局是全部牺牲,无一独活。

表面看,高杰麾下将领似乎都是反复之徒,以利益为重。

但更深层次来看,却是这帮人自加入农民军之后骨子里的反抗精神,当这个反抗精神随着形势的进展和民族大义结合后,这帮人自然而然的反思过往,从而出现他们后面人生轨迹的逆转。

骨子里压根不畏惧满州,是高杰部下这批将领更得陆四“喜欢”的根本原因。

如果能收编高杰,给之钱粮供应,许以更大的前程,陆四相信这帮人一定会成为淮军的中坚。

“都督,我识得翻山鹞的部将胡茂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