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2页

伴随十多声炮响,如暴雨一般的铁丸向冲锋而来的明军阵线打去。小小的弹丸带着火药爆炸产生的巨大动能,毫不迟疑的穿透进了那些硬着头皮冲上来的明军身体之中,和春天的山野一样绽放无数花朵。

血花。

如同风吹麦浪,前方的明军瞬间倒下一片,惨叫声被轰隆的炮声掩盖,使得运河上空只听炮响不听人叫。

大概炮队打了四轮,陆四就摇了摇头,挥手示意旗牌兵打旗停止炮击,之后一名亲兵将一盒烟花抱到了前方空地,点燃之后那烟花立时“嗖嗖”发射上空,在半空中不断的炸响,什么颜色都有。

这叫烟花,淮扬人又叫花炮,除了可以在作战时用于搅乱敌军阵线外,也是很好的讯号弹,特别好使,陆四指定专用。

一发,两发,三发同样颜色的“钻天龙”是告诉各部别急,稳住。

“嗖嗖嗖”的乱炸,五颜六色的,就是时候到了,一起上。

不识字不要紧,有眼睛看就行。

第二百四十四章 刀切豆腐

不算陆四自己这个文宗,淮军中高级将领中识字的就三个人。

其中两个是福建人黄昭和杨祥,这两位不仅识字,还通晓外语,一口地道的日本岛津萨摩腔。

黄昭是铁甲卫统帅,杨祥是第二旅的标统,同小袁营出身的程思华、金声桓部出身的孙武进一样,属于淮军高级将领中的“外来户”。

另外一位是曹元,他和赵忠义一起指挥骑兵旅,因陆四对骑兵的高度重视,所以给这二位淮军仅有的“骑将”苗子授的是旅帅军衔,算是高级将领。

其余如夏大军、左潘安、徐和尚、谢金生等都是大字不识,但基本上能把自己名字写出来,而那镇守通泰的卖油郎和沈瞎子直接连名字都不会写,以致通泰方面送过来的文报都是那个投降的前明通州知州袁大仁写的,落款是五个圆圈。

两个圈代表程霖,三个圈代表沈大富(沈瞎子全名)。

两人之间又为了加以区分,程霖的圈饱满一些,沈瞎子的苗条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