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8页

陆四当然对这个谣言进行了否认,并命人立即清查此事。

全城百姓家家自危时,郑标却出现在一家家大户府上,这位督漕道是来求大户们为了全城百姓性命为淮军捐粮的,他说淮军之所以想要屠城是因为缺粮,所以只要大户们能够将家中存粮捐给淮军,淮军如何还会屠城。

相当有道理。

同样是抢劫,但多了一个自愿和大义性质就不同了。

也就两三天功夫,安东城中的富人大户就向淮军捐输了多达千石的粮食,也不知道这些家伙的粮食从哪来的,反正每天从乡下往城中运粮的马车络绎不绝。

有贫民百姓见富人们为了救他们捐献家产,深受感动之下也是竭尽所能将他们不多的口粮挤出一些主动交出来。

缺粮危机就这么化解了。

郑标担了一个好名声,富人大户们也得了好名声,百姓们也没什么损失,顶多就是少吃一口。

“如果漕院是你,我想我这个都督此刻怕已是阶下囚了。”

陆四拍了拍一点也不居功的郑标,“淮安府尹就是你了。”

心中感慨,是金子在哪都发亮。

第二百零四章 屠龙少年终成龙

粮食问题暂时得到解决,下面陆四其实不需要再干什么,用郑标的话讲等待便可。

临淮兵炸营自走,安东部院被擒,淮安城下的明军面临的是比淮军更要艰难的处境。

最关键的是,明军没粮。

“坚城不可破之,长困又无粮,且部院陷于我手,无人统筹,不出意外,职以为最迟七日,淮安之围便当自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