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页

“那是自然,若明朝那边尽是这等义师义民,何愁我大顺新朝不鼎立昌盛!”

在吕弼周的笑声中,董学礼部数千人一起向沛县城墙涌去。

崇祯十六年腊月二十八日,河南顺军三万余渡黄河,攻淮扬。

第一百二十七章 破城之后,皆来过我大刀!

高邮史家荡之败,扬州再无可战之兵,亦无可守之卒。

沦陷,已成定局。

甘肃镇总兵李棲凤并监军高歧凤领残兵百余侥幸逃脱,但知贼人大胜之后必取扬州,若入城中定为瓮中之鳖,又不敢逃入淮西,在高歧凤的建议下,李棲凤只得率残兵往扬州东面泰州逃去。

四川达州副将胡尚友更是狼狈,其逃跑仓促,待到勒马喘息时方觉左右只二三十人,有心停留聚拢一些溃兵,又恐贼人追来,不得已往仪征溃去。

至此,自崇祯十四年便在一起“狼狈为奸”的二将,就此一东一西分道扬镳。

叫人痛心的是,李、胡二人竟是都未派人往扬州通知兵败消息,以致明军大败扬州城却蒙在鼓里,浑不知晓。

知府谭文道甚至仍在筹措给大军粮草,而无论城内还是城外,无论富户还是平民,都在为过年置办年货,一派其乐融融太平盛世景象,恍若北边发生的一切都与这淮左重镇无关似的。

二十七日,方有败兵数十至城下,至此兵败消息不胫而走,扬州知府谭文道惊恐之下险些当场晕厥,尔后急命全城戒严,派人立时渡江往南都急报求援。

城中人心惶惶,士绅富户有门路者疏通府衙私至南门而出,又不敢留在江北均欲过江,以至江边渡口挤满人群,长长车队达十数里。

眼见人多不得过江,人群又迅速回头重返城中。

出城的,回城的,两相撞在一起,把个南门挤得水泄不通。

此时但有贼人百余就能破城而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