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页

奎楼下鸦雀无声。

“城上的人听着,我淮军乃淮扬义师,吊民伐罪,若尔等半个时辰开门,则全城人等一律赦免。否则,官吏士绅尽屠之!”

孙武进喊完一挥手,立时一队旗牌兵上前将几十根竹篙插在了那三十三具尸体前面。

竹篙上吊着的是宝应知县钱哲以下官吏士绅首级65颗。

第九十九章 吃饭砸锅者,灭门

贼人到底是如何破的宝应城,又怎么败的高邮卫?

在通判赵文还在考虑这个他怎么也想不明白的问题时,高邮百姓口中的“老父母”何川已做出了决定——开城投降。

这个决定让奎楼下再次哗然一片,与先前不同的是,这一片哗然中却多了很多长长的吐气声。

那吐气声如同心中石头落地,又如多年郁结之事突然得释般。

官吏士绅尽屠之的威胁,实在是太吓人,也太恐怖。

不过,哗然之后又多了许多叹息声,不知是觉得对不起大明朝,还是有什么不甘。

当真是人间百态。

也有那愧疚之余无论如何也要表示一下内心愤怒的,他们愤而铤身痛斥知州何川,扬言开城便等于将全城百姓性命尽交贼人之手。若那贼人食言屠城,他何川就是高邮的千古罪人!

“贼人能破宝应城,便能破咱州城。官兵都打不过,我们能指望得了谁?”

人群中有人嘀咕一句。

之后,愤怒的声音便消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