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79页

郭瑾眉头一皱。

“你是说,这种情况不会就此终结,不是仅此一年,而是……”

“未来数年,可能年年如此。”

诸葛瑾环视了一圈目瞪口呆的同僚们,开口道:“诸位可还记得延德二年六月,太上皇下令时任内阁首辅曹公研究大运河开建事宜时所下的诏令?”

诸葛瑾这一说,群臣中有相当一部分人都想起了当年争论非常激烈的大运河之争。

郭瑾也想起来了。

当年,郭鹏说开建大运河,群臣都以为这是劳民伤财的举措,根本没有必要。

郭鹏却坚持要这样做,他认为天气正在不断变冷,不用多少年,寒冷就会影响到北中国的粮食产量,导致粮食大规模减产。

到时候如果没有可靠的渠道运输南方粮食到北方,以北方的人口基数,必然会造成缺粮少粮的情况,乃至于出现饥荒。

而一般的道路运量有限,损耗比较大,根本不足以支撑北方巨大的粮食缺口,所以务必要修建一条可靠的水道。

以水道的巨大运力完成南粮北运的大工程,确保北方不会出现大规模的饥荒。

当时朝臣都觉得郭鹏这是异想天开,阻力很大。

但是郭鹏力排众议,要求执行,以他的权力强制要求朝廷开建大运河,于是延德五年,大运河正式开工。

大运河的开工不仅为南粮北运做了工作,也方便中原人口迁移到江南地区。

但是最根本的问题,还是方便南粮北运,为了对抗气候变迁。

当年郭鹏曾经在朝会上说过一句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