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40页

郭鹏很是遗憾的叹了口气:“或者说,您从未把他们当过人来看。”

蔡邕更加疑惑。

“你在说什么?”

“我在回答您的问题啊,蔡公,我在告诉您,我为什么要造反。”

郭鹏缓缓说道:“现在回想起来,我决定造反,大概就是那个时候开始了,我六岁的时候,那一年,沛国国相巡查各县,我父亲是谯县县令,为了得到国相的赏识,他特意带我下乡转了一圈。

当然不是为了体察民间疾苦,而是为了视察一圈辖下,有没有冻饿而死的尸体倒在路边没人收拾,有没有衣衫破烂的人到处乱晃,他规定,不准这些【有碍风化】的人出现在国相的视野范围内。

所以他要深入乡间,让手下人把这些会让国相不开心的人和事物全部清理掉,当国相来视察的那一天,他们不准出现,取而代之的,是父亲安排好的人,他们将扮作农人。

于是,我第一次看到了那些与我一起生活在谯县、却仿佛并不生活在一块土地上的那群农人,之前或许我也见过,但是我记不清了,我记得清楚的,就是那一次。”

“六岁?”

蔡邕更加惊讶了:“你不是说中平四年吗?”

“中平四年是我最终决定的时候,真要说萌芽,还要说到六岁的时候。”

郭鹏笑着说道:“办什么事情总要有个原因,不可能这边说要造反,我就要造反,就算是我,要造反也是需要一些理由的。”

“你的理由就是那些农人?为什么?”

蔡邕想不明白郭鹏的意思,怎么想都觉得想不通。

“为什么?蔡公,这是我要问你的,你为什么觉得那些农人的生死一点都不重要?他们不足以成为我造反的理由吗?”

郭鹏忽然变得有些悲戚,悲戚的看着蔡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