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2页

比如充满变数的西部边陲是否会和贵霜帝国、安息帝国还有康居国、罗马帝国产生上规模的军事摩擦。

北方草原地区虽然掌控了很多,却依然有不能掌握的地方,会不会有新的游牧大族诞生,遁逃已久的北匈奴会不会卷土重来之类的。

辽东之地也有一些未曾征服的地区和野蛮部族,不将之征服的话,未来会不会威胁到帝国在辽东的统治。

一桩桩一件件全部都是对未来的设想和忧虑。

“当下我等达成的成就虽然空前,但也因此会遇到很多不可预知的前朝未曾遇到过的问题,若不能很好地应对,则今日将士为了开疆拓土而流的血,就白流了。”

郭鹏讲完了全部,在地图前略有些疲惫的坐了下来,喘了口气,不无忧虑的叹息着。

“我能预料很多事情,却也有很多无法预料的事情,但是我知道,有些土地是不能放弃的,无论多难,无论多耗费国家粮饷,西北,草原,还有辽东,都是不能丢弃的。

一旦丢弃,我魏的人口核心地区将立刻遭到军事威胁,一旦被侵犯,为此需要付出的代价是维持西北辽东这些领土的数十倍。

这些领土看上去十分消耗粮秣钱财,可是却能提供重要的缓冲,让敌人无法威胁到我腹地,可以间接降低军事冲突造成的损失。”

郭鹏指着这些被自己一一拿下的领土:“有这些边疆领土存在,任何敌人都不能轻松奔袭我魏腹地,必须要穿越层层阻碍,这些领土要是不在了,人口聚居的地方就要被直接威胁。

好像前汉,匈奴鲜卑每一次掠地都能劫掠走大量人口和粮秣,建筑物也会被破坏,破坏只要三天,建设却要三年,诸君设想,到底是御敌于国门之外轻松,还是放弃边防好?”

这样的问题,自然是有标准答案的。

人们并非不知道,只是事情到了那个地步,帝国内部已经崩坏到了做不到的地步了。

一如明朝,明朝人并非不知道朱元璋建立北方防线的意义所在,但是从朱棣时期开始,明政府就有了放弃朱元璋建立的北方防线的趋势。

朱棣之后,明帝国的北方防线节节后退,节节放弃,最后已经放弃到了难以忍受的地步。

连河套地区都放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