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2页

糜竺上奏,称在青州专司造纸的大匠左伯已经研究出了可以大规模大批量造纸的完善的技术,可以用很低的成本制造大量纸张,他愿意把这个技术献给皇帝陛下,以表达他对魏帝国的感恩和忠诚。

郭鹏闻之“大喜过望”,立刻下令让工部派人赶赴青州调查此事真伪,再回来报告给他知道。

这个事情引起了部分人的关注。

不过当时士人们的主要精力放在了学术重组上,对于这个消息的反应并不热烈。

占有家法优势的士子们紧张的疏通着礼部官员的关系,想着在下一次举孝廉之中占据优势。

没有家法优势的士子们也不愿意就此失去做官的机会,于是赶快求爷爷告奶奶到处找关系,试图改换门庭。

那九家家法已经被大多数学子抛弃了。

除了一些死硬分子拒不接受这个现实,依然要抱着自家家法等待再次崛起的机遇之外,大部分人还是比较有想法的。

本来有兼修这五种家法的,那是不幸中的万幸,原先没有兼修这五种家法的,那问题就比较大了。

改换门庭是一回事,再次学习还是一回事。

但是他们也总比那些被流放到边疆永远也不能回来并且完全失去了做官资格的家伙们要好得多。

总归还有点希望,只要不闹事,皇帝不会取消他们的户籍。

在他们的关心序列之中,最重要的还是未来的仕途,其他的都可以暂时靠边站。

然后,六月底,工部官员带着左伯和他的造纸技术一起来到了洛阳。

当着郭鹏的面“展示”了他的造纸工艺,郭鹏“大喜”,又召集朝中重要的臣子们一起观看他的造纸工艺和工艺带来的成果。

看到这样一条堪称壮观的造纸生产线,臣子们纷纷为之惊叹。